[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热轧带钢头部或尾部板形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426.2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百红;史乃安;郝利国;朱维东;孟钢;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轧 带钢 头部 尾部 质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热轧带钢头部或尾部板形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头部咬钢前根据头部转换时序提前由平衡切换到弯辊状态,到尾部抛钢后根据尾部转换时序再由弯辊切换到平衡状态,切换时针对头部或尾部板形设定的弯辊力进行极限判断,如果弯辊力超出给定极限范围,则需对弯辊力进行重新计算,计算原则是以带钢头部或尾部保证平直度为主,使带钢头部或尾部呈现微边浪,并且尽量使带钢凸度接近目标值,在此基础上,根据等比凸度原则确定各机架的切换弯辊力,其中:
所述头部转换时序,其操作步骤如下:
1)精轧前立辊咬钢加延时100~120毫秒后,完成F1机架切换;
2)对于F2~F5机架,前一机架咬钢延时100~120毫秒后,完成本机架切换;
3)对于F6机架,F4机架咬钢加延时200~320毫秒后,完成F6机架切换;
所述尾部转换时序,是指F1~F6机架抛钢延时300~320毫秒后由弯辊切换到平衡状态;
所述带钢弯辊力确定方法如下:
1)精轧前立辊咬钢后,判断F1~F6机架的设定弯辊力,如果F1~F6弯辊力设定值在30~120吨范围内时,本机架按设定值执行;如果某一机架的弯辊力<30吨或>120时,本机架按30吨或120吨执行,同时,根据二级设定数据,按等比凸度原则重新计算其它机架的弯辊力;
2)精轧前立辊抛钢后,锁定F1~F6机架的实际轧制力、实际辊缝和实际弯辊力,如果F1~F6机架弯辊力锁定值在30~120吨范围内时,本机架按锁定值执行;如果某一机架的弯辊力<30吨或>120时,本机架按30吨或120吨执行,同时,根据锁定实际值,按等比凸度原则重新计算其它机架的弯辊力;
3)按等比凸度原则计算弯辊力方法:
依据下述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各个机架的凸度和厚度,然后根据Shohet判别式的公式3和公式4,如满足-2Δ<δ<Δ,不进行修正弯辊力,否则修正相应机架的弯辊力,弯辊力计算如下:
式中:BFN:弯辊力,t;Cm:带钢凸度,μm;RFS:轧制力,t;CWC:工作辊辊身中部的综合辊形半径值,μm;CWE:工作辊辊身边部的综合辊形半径值,μm;CBC:支持辊辊身中部的综合辊形半径值,μm;CBE:支持辊辊身边部的综合辊形半径值,μm;kRF:轧制力影响系数,μm/t;kBF:弯辊力影响系数,μm/t;kWC:工作辊中部辊形影响系数;kWE:工作辊边部辊形影响系数;kBC:支持辊中部辊形影响系数;kBE:支持辊边部辊形影响系数;kconst:常量系数;
弹跳方程:
式中:S0有载辊逢,mm;h轧机出口厚度,mm;Cp轧机刚度,kN/mm;P轧制力,kN;P0轧制力,kN;G热膨胀和轧辊磨损补偿,mm;0油膜厚度补偿,mm;
通过Shohet判别式可以判断在一定的轧制压力、弯辊力下,轧后的带钢是否会出现可见浪形;
-2Δ<δ<Δ
α=40,β=2或1.86
若δ>Δ,出中浪;若δ<-2Δ,出边浪;
式中:H、h:机架入口、出口带钢厚度;CH、Ch:机架入口、出口带钢凸度;BW:带钢宽度;δ:机架入口、出口带钢比例凸度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4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撕香肠
- 下一篇:发情检测装置和发情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