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被动自适应六轮全地形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1219.1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德;李艳杰;寇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2D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张玉甫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被动 自适应 六轮全 地形 移动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移动机器人,具体是一种能够被动自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具有较强越障能力的六轮移动机器人,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例如星球探测、极地考察、救援工作等,使越障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越障机器人的主要目标就是用最小的能源消耗、最简单的控制方法达到机器人的最高越障性能。很多移动机器人,具有一定越障能力,但是这些移动机器人一般说来很难越过超过轮径的垂直台阶,或是越障能力较强,但需要主动越障,不能自动越障,需要完成对障碍的辨识、判断、决策等,这样对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要求较高,而且在复杂路况时行走效率较低。
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0520075351.5,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自主越障机器人的复合移动机构,该专利包括驱动电机、减速传动装置和运动部件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其中的运动部位为对称布置于车体两侧的履带轮,每一履带轮由行走轮、辅助轮旋转臂、履带、履带支撑机构组成,行走轮和辅助轮分别安装在旋转臂的两侧,履带包履在行走轮和辅助轮外;每一对左、右履带轮的旋转臂由一个旋转臂驱动电机驱动,每一侧前、后履带轮的行走轮由一个行走轮驱动电机驱动;行走轮、旋转臂分别固定在其传动轴上,可以随轴做360度旋转。该实用新型专利可采用轮式、腿式、履带式等多种移动方式在各种复杂路面上行驶,并且各种移动方式之间可以直接转换,前倾或后倾还具有组恢复功能。此自主越障机器人越障能力较强,但越障时需辨别台阶等障碍物,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前后或左右履带轮作一些的运动,才能越过障碍,越障效率较低,控制系统复杂,能耗高,转弯运动靠左右履带差速实现,履带与地面有相对摩擦运动,对履带磨损严重,在载荷较大或高速转向时会出现脱带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履带侧面存在障碍而且需要转向,该机器人无法实现原地转向。
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0810139146.9,发明专利名称为:虾形六轮移动机器人,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虾形六轮移动机器人,能够越过轮子直径1.5-2倍的垂直台阶,而且负载能力较强,机械效率高,能够作转弯运动。该专利包括:头部、腹部、侧翼和尾部四个部分,其连接方式为:头部与腹部铰接,左右两个侧翼分别铰接于腹部,尾部与腹部铰接。此虾形六轮移动机器人越障能力较强,机械效率高,能耗低,能够作转弯运动,但其转向未严格按照多轮转向理论实现,这样会产生转向误差、而且无论行进间转向还是原地转向都会对车轮造成很大冲击,严重时会使车轮及联轴器损坏,而且机器人尾部为铰接,机器人在越障时,重心后移,仅靠一个小小的扭簧承受很大的车体向后倾斜力是很不科学的,此外该机器人各排车轮质量分配不均,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质量配比小,这样会降低其越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未对各排车轮的间距及质量进行合理分配,不能实现连续爬楼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被动自适应六轮全地形移动机器人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被动自适应六轮全地形移动机器人,包括:左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后平行四边形摇臂及主车体。左、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分设在主车体的两侧,并分别与主车体前部固定的左、右L形支撑板绞接,后平行四边形摇臂与主车体后部固定的后L形支撑板绞接。左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及后平行四边形摇臂的底部均装设有前轮和后轮。
左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和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上横肋、下横肋、前上臂、前下臂、后臂、前轮及后轮。上横肋和下横肋前端分别与前上臂铰接,上横肋和下横肋后端分别与后臂铰接,左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上横肋和下横肋分别铰接在主车体的左L形支撑板上。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上横肋和下横肋分别铰接在主车体的右L形支撑板上。左、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前上臂分别通过转向电机支架固定有一转向电机,每个转向电机分别连接有一金属舵盘,每个金属舵盘分别对应固定在左、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前下臂上。左、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前下臂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支架,每一个第一驱动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第一车轮驱动电机,每个第一车轮驱动电机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前轮;左、右前平行四边形摇臂的后臂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支架,每一个第二驱动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第二车轮驱动电机,每一个第二车轮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电机联轴器连接有一后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