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及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02632.X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1/008;F24F13/00;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组件 制造 方法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集气管组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或其他形式的热泵型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101、第一热交换器102和第二热交换器103、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以及将各功能部件密闭连通形成介质流通通路的管路连接件105,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空调系统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101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第二热交换器103(冷凝器),同时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后通过流路分配器106进行流路优化后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02(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从而使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以上为制冷状态的工作原理,制热状态下制冷剂的流路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制冷空调系统中,为了优化流路结构,达到充分的热交换的目的,通常在第一热交换器102的出口端连接有集气管组件107。在制热状态下,第二热交器101的出口端也可以连接集气管组件,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为制冷状态为例进行描述。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典型的集气管组件,一般多采用铜质材料制成。由铜质材料加工成型的主集气管1′作为主体结构件,在主集气管1′的管壁上焊接若干同样由铜质材料加工成型的集气支管2′,各集气支管2′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主集气管1′的一端与空调系统的管路件焊接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作密封处理。主集气管1′与各集气支管2′之间、及主集气管1′与管路连接件之间一般采用火焰钎焊方法组合。这种集气管组件往往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具有大冷吨能力的商用空调的使用也不断加大,作为大冷吨的空调系统,介质循环系统的压力较高,要求气密压力提高,以铜质材料为主的集气管组件体积庞大,消耗铜材较多,这在当今铜价高居不下,铜材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现在技术的集气管组件零件焊接点多,相互热影响较大,气密性较难控制。同时火焰钎焊后表面质量较差,需要进行必要的酸洗,会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另外,集气管组件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并且由于空调等制冷设备长期放置在室外或环境复杂的场所,对集气组件的防腐蚀性能要求也很高。即使考虑到铜质材料的成本,而考虑用其它相对廉价的材料进行替换,也必须充分考虑制造的工艺、方法,以确保产品不发生泄漏以及腐蚀。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制造成本,又能保证产品的气密性和耐腐蚀,同时在制造过程中又能消除酸洗步骤的集气管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新的集气管组件,用碳钢材料代替铜材制造主集气管,采用碳钢材料代替铜材制造集气支管,降低材料成本;针对新的材料采用新的集气管组件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碳钢材质的主集气管;
步骤2、制备碳钢材质的若干集气支管;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主集气管、集气支管以及管口封帽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固定;
步骤4、将装配后的各部件进行焊接,形成集气管组件。
优选地,在步骤3中,先将镀铜后的支管与主集气管进行紧配连接,再安装碳钢材质的封帽。
优选地,在步骤3之前,先对所述主集气管、所述若干集气支管的表面进行镀铜。
可选地,在步骤3之前,先对所述主集气管、所述若干集气支管的表面进行喷涂防腐性材料。
可选地,在步骤4之后,对所述集气管组件的表面进行镀铜。
可选地,在步骤4之后,对所述集气管组件的表面进行喷涂防腐性材料。
优选地,在步骤3之前,先在碳钢材质的主集气管表面进行冲孔,并在所述孔的边缘形成外翻边。
优选地,所述支管插入所述翻边形成的孔内连接时,先在所述支管的表面打点,以控制所述支管伸入所述主集气管孔内的深度。
优选地,整个装配过程中,相配合的各部件之间均为紧配配合。
优选地,所述焊接方法为将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放入焊环后送入隧道炉中钎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式刹车盘片
- 下一篇:一种治疗花斑癣的外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