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149.3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茨·博伦德;米夏埃尔·尼德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贝赫卡腾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德国黑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1.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是用于机动车,包括壳体(2、4),所述壳体围绕介质能够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32),加热肋板(44)突伸至所述循环腔室中,所述加热肋板与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24)热传导接触;以及包括设置在结构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组装的导线板(14)的控制装置(11),所述组装的导线板容纳在控制壳体(10)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壳体(10)包括控制壳体框架(12),所述控制壳体框架圆周地围绕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并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及包括控制壳体盖(16),其中在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内设有支撑框架结构(104),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结构定位在所述控制壳体(10)内且所述支撑框架结构承载有至少一个可压缩的压缩元件(112),所述压缩元件产生作用于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的压缩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和所述支撑框架结构(104)被制造为独立的元件并被连接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元件(112)由具有60到80之间的肖氏A级硬度的塑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元件(112)形成与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的表面基本成直角延伸的支撑柱(116),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承载有产生功率损耗的至少一个控制元件(98),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的背向所述压缩元件(112)的侧部上并被分派给一冷却元件(76),并且所述支撑柱(116)被定位为使得所述支撑柱(116)施加的压缩力将产生功率损耗的所述控制元件(98)压制于所述冷却元件(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6)在与产生功率损耗的所述控制元件(98)相对的侧部上和/或在产生功率损耗的所述控制元件上与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壳体基部(102),所述控制壳体基部在除所述控制壳体盖(16)的正面以外的正面上抵接所述控制壳体框架,并具有设在所述支撑柱(116)的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产生功率损耗的所述控制元件(98)与所述冷却元件(76)抵接且在它们之间设有电绝缘层(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在转角区域中形成安装突出部(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基部(102)和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在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的转角区域中被切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以具有微小游隙的方式夹持在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的内表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的处于相对位置的边缘区域(120)上的接触件插座(118),其用于电插头元件(22),所述接触件插座形成为细长孔,并且连接至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的导电路径的导电插头配合元件(119)被分派给所述接触件插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框架(12)是铝挤压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贝赫卡腾有限两合公司,未经埃贝赫卡腾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1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