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859.6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防止 车辆 追尾 报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中测量装置发送的测量信号计算车速值和车距值;
所述移动终端若判断获知所述车速值大于设定的车速阈值,且所述车距值小于设定的车距阈值时,发送报警控制信号以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报警提示信息包括:
通过发出预设的报警铃声、播报预先存储的音频文件中的内容、向预设的号码进行呼叫或向预设的号码发送预先存储的短信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中测量装置发送的测量信号计算车速值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车辆中的测速传感器根据车辆车轮的转动产生的脉冲信号,并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计算所述车速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中测量装置发送的测量信号计算车距值包括:
移动终端产生方波信号,并在产生所述方波信号后开始计时;
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模拟电信号后停止计时;其中,所述根据模拟电信号为,
车辆中的超声波发生器根据所述方波信号生成超声波信号,且车辆中的超声波接收器将接收的所述超声波信号在遇到前方车辆反射后产生的回波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移动终端根据停止计时与开始计时的时间间隔计算所述车距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根据车辆中测量装置发送的测量信号计算车速值和车距值之后还包括:
显示所述车距值和车速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止车辆追尾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所述车距值和车速值包括:
存储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
调用并根据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生成模拟电信号以驱动数码管显示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中测量装置发送的测量信号计算车速值和车距值;
判断模块,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车速值大于设定的车速阈值,且所述车距值小于设定的车距阈值时,发送报警控制信号;
报警提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提示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铃声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发出预设的报警铃声以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语音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播报预先存储的音频文件中的内容以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呼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向预设的号码进行呼叫以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和/或
短信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向预设的号码发送预先存储的短信以生成报警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冲接收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包括车速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脉冲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根据车辆车轮的转动产生的脉冲信号;
所述车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计算所述车速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波产生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车距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方波信号;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产生所述方波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在接收到模拟电信号后停止计时以生成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模拟电信号为,
车辆中的超声波发生器根据所述方波信号生成超声波信号,且车辆中的超声波接收器将接收的所述超声波信号在遇到前方车辆反射后产生的回波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所述车速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计算所述车距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车距值和车速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显示缓存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
数码管驱动模块,用于调用并根据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生成模拟电信号以驱动数码管显示所述车速值和车距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8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M型磁芯的磨底夹具
- 下一篇: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烟用内衬纸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