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及应用该共聚合聚酰亚胺的覆盖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8797.8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浩;李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L79/08;B29C55/04;C09J7/02;H05K1/0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聚酰亚胺 制法 应用 覆盖 | ||
1.一种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①、共聚合:采用两种二胺单体和两种二酸酐单体以适当的比例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共聚合反应,共聚合反应合成芳香族共聚合聚酰胺酸溶液;
步骤①中所述两种二胺单体是指:一号二胺单体和二号二胺单体;
步骤①中所述两种二酸酐单体是指:一号二酸酐单体和二号二酸酐单体;
步骤①中所述适当的比例是指:一号二胺单体∶二号二胺单体∶一号二酸酐单体∶二号二酸酐单体=0~100∶0~100∶0~100∶0~100(摩尔比);
步骤①中所述适当温度条件是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共聚合反应的温度不高于70℃;
步骤①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磺基和N-甲基-2-吡咯啶酮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①所制得的共聚合聚酰胺酸溶液固含量为15%~35%;
②、脱水环化:将步骤①合成的共聚合聚酰胺酸溶液进行环化反应,制得芳香族共聚合聚酰亚胺;
步骤②中所述环化反应为化学环化法反应和热环化法反应中的一种,且环化反应温度为180~4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选自下述十八种化合物:
所述二酸酐单体选自下述八种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二胺单体为下述十种化合物之一:
所述二号二胺单体为下述八种化合物之一:
所述一号二酸酐单体为下述七种化合物之一:
所述二号二酸酐单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环化法反应使用酸酐和三级胺触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脂肪羧酸酐;所述三级胺触媒为吡啶、2-甲吡啶、3-甲吡啶、4-甲吡啶和二甲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①合成的共聚合聚酰胺酸溶液进行涂布并拉伸成膜,然后进入烘箱,并以梯度升温方式自180℃至450℃的范围梯度加热而使共聚合聚酰胺酸脱水环化成共聚合聚酰亚胺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①合成的共聚合聚酰胺酸溶液再加入酸酐和三级胺触媒混合,并搅拌均匀,待静置脱泡后再进行涂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单轴延伸设备生产共聚合聚酰亚胺膜。
9.一种应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聚合聚酰亚胺的覆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由厚度为10~50μm的共聚合聚酰亚胺膜和厚度为5~75μm的接着剂涂布在一起形成,所述覆盖膜的厚度为25~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共聚合聚酰亚胺的覆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着剂为环氧树酯系树酯、丙烯酸系树酯、胺基甲酸酯系树酯、硅橡胶系树酯、聚对环二甲苯系树酯、双马来酰亚胺系树酯和聚酰亚胺树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7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深水裤胶
- 下一篇:粉体、成形体、包覆体及粉体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