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允许摇动的线控换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9706.2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S.L.普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允许 摇动 换档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0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92,620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整体引用结合到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控换档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电子变速器范围选择系统。
背景技术
这里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用于总体上介绍本发明的背景的目的。当前所署名发明人的工作(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程度上)和本描述中否则不足以作为申请时的现有技术的各方面,既非明示地也非默示地被承认为与本发明相抵触的现有技术。
车辆可以包括内燃机和/或电动机和变速器。变速器通常具有驻车、倒档、空档和驱动操作模式。变速器在倒档模式期间处于倒档和/或提供倒档传动比。变速器在驱动模式期间处于驱动档位之一和/或提供所选择驱动档位传动比。
通常,变速器由车辆操作者经由变速器换档器在两个操作模式之间手动切换。变速器换档器机械地连接到用于改变变速器状态和/或档位的杠杆、推杆/拉杆、拉索等。
作为对使用机械换档器的替代,已经研发出线控换档系统。示例性线控换档系统包括不机械连接到变速器的变速器换档器。车辆操作者改变变速器换档器的状态。与模块连接的人机界面基于当前操作者请求的变速器状态产生电子换档信号。换档信号由变速器的电子变速器范围选择(ETRS)系统接收。ETRS系统基于换档信号改变变速器的当前操作模式和/或档位。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线控换档系统,包括产生增量换档信号的增量换档界面。摇动控制模块基于车辆参数的状态允许摇动模式,并产生摇动信号。摇动模式包括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第一模式。第一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之一,并且第二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中的另一个。拨片换档模块基于增量换档信号和摇动控制信号产生换档控制信号,以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变速器。
在其他特征中,提供一种操作线控换档系统的方法,包括经由拨片换档器产生拨片换档信号。基于车辆参数的状态和模式选择器界面的状态允许摇动模式。产生摇动信号。摇动模式包括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并返回第一模式。第一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之一,并且第二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中的另一个。基于拨片换档信号和摇动控制信号产生换档控制信号,以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车辆的变速器。
本发明涉及下述技术方案:
1. 一种线控换档系统,包括:
产生增量换档信号的增量换档界面;
摇动控制模块,基于车辆参数的状态允许摇动模式并产生摇动控制信号,其中摇动模式包括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换档并返回第一模式,
其中第一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之一,并且第二模式是倒档模式和驱动模式中的另一个;和
换档界面模块,基于增量换档信号和摇动控制信号产生换档控制信号,以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变速器。
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还包括产生车辆速度信号的车辆速度模块,
其中摇动控制模块基于车辆速度信号允许摇动模式并且产生摇动控制信号。
3.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其中当车辆速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摇动控制模块允许摇动模式。
4.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还包括产生牵引控制信号的牵引控制模块,
其中摇动控制模块基于牵引控制信号允许摇动模式并且产生摇动控制信号。
5.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还包括产生自动泊车信号的自动泊车模块,
其中摇动控制模块基于自动泊车信号允许摇动模式并且产生摇动控制信号。
6.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其中换档界面模块基于摇动控制信号选择换档图,并且:
当操作在非摇动模式中时选择第一换档图;和
当操作在摇动模式中时选择第二换档图。
7.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其中:
第一换档图包括驱动档位的第一换档序列,并且不包括倒档;和
第二换档图包括具有倒档和驱动档位的第二换档序列。
8.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换档图包括M个驱动档位中的N个,其中N和M为整数,M是变速器的驱动档位数,并且N小于M。
9.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