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0698.3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 发酵 加工 方法 及其 组合 | ||
1.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采摘鲜叶;
萎凋;
初揉;
复揉;
发酵;
干燥;
提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于3月上旬至4月30日前采自福鼎大白茶茶树、名选131茶树或名选213茶树,所述鲜叶为独芽或1芽1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中鲜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鲜叶3~5公斤,温度20~27℃,时间8~12小时,相对湿度70~85%,良好通风,每隔2.5~3.5小时翻动一次;所述萎凋后的茶叶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时8~13分钟,投萎凋后的茶叶松泡装满茶叶揉桶,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萎凋后的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揉捻先松揉2~5分钟,加轻压揉5~10分钟,加压重揉5~10分钟,轻压5~10分钟,空压8~12分钟,揉捻程度为成条率90~99%,细胞破碎率7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中发酵叶厚度为7~12厘米,发酵时间2.5~3.5小时,温度20-30℃,相对湿度85~96%,良好通风,充足氧气;所述发酵后的茶叶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中初烘时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5~2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00~120℃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5~22分钟,含水量22~28%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足火时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0~105℃,足火时茶叶厚度3-4厘米,烘焙时间12~16分钟,茶叶含水量6~7%;足火后的茶叶用手指可以将茶叶捏碎成为粉末。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中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温度150~200℃,速度中速,时间3~7分钟,水分控制在4.4~5.5%,提香后的茶叶嫩香浓郁带果香。
9.一种条形发酵茶,该条形发酵茶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工方法获得,该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10.含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饮料、酒、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6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双轴自动跟踪光伏电站支架
- 下一篇:终端式信号锁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