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5881.2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荣;蒋新洪;郭志宏;姚文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42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双层 绕包外 导体 漏泄 同轴电缆 | ||
1.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沿电缆的中心轴线纵向延伸的中心导体(1)、泡沫绝缘层(2)、外导体(3)和保护套(4),其中泡沫绝缘层(2)将中心导体(1)和外导体(3)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为交叉重叠式绕包结构,外导体(3)上设有绕包形成的四边形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包括一条顺时针绕包带和一条逆时针绕包带,顺时针绕包带不完全覆盖泡沫绝缘层(2),并形成连续的顺时针螺旋状的第一空隙槽;逆时针绕包带不完全覆盖泡沫绝缘层(2),并形成连续的逆时针螺旋状的第二空隙槽;第一空隙槽被逆时针绕包带交叉覆盖,第二空隙槽被顺时针绕包带交叉覆盖,在第一空隙槽和第二空隙槽均未被覆盖的区域形成四边形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的顺时针绕包带为铜塑复合膜或铝塑复合膜,其厚度为0.05毫米至0.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的逆时针绕包带为铜塑复合膜或铝塑复合膜,其厚度为0.05毫米至0.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孔(5)为沿轴向周期分布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边形孔为金属带双层交叉重叠绕包形成,且左右不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8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析车辆的底盘的状态的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悬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