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260.8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识别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人机交互设备(例如智能电视)中,用户可以和智能电视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在人机交互设备中,往往涉及目标动作识别技术,人机交互设备通过识别目标动作(例如手势)来响应用户的控制。
现有的目标识别方法往往是通过二维图像的处理来识别人的肢体动作,但由于二维图像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的事物,因此该方法难以准确区分目标以及识别人的肢体动作,误识别概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识别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目标识别方法在识别目标动作时,误识别概率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同步获取深度帧序列和彩色帧序列,所述深度帧序列为深度摄像机采集的多幅深度图;
根据深度帧序列中相邻前、后两幅深度图的深度值的变化判断后一幅深度帧中预设的感兴趣区域ROI内是否存在启动动作;
在深度帧的ROI存在启动动作时,根据预设的肢体目标模型对同步的彩色帧中与ROI相同的区域进行检测,并将符合肢体目标模型的区域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
保存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并把检测到的肢体目标区域作为跟踪的目标;
在后续的深度帧中对所述跟踪目标进行跟踪,并使用预设的肢体目标模型以及保存的上一个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对与所述后续的深度帧同步的彩色帧中相同的区域进行校正,并将符合肢体目标模型和上一个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的区域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
获取每一个肢体目标区域中的所有坐标值,依据获取的坐标值判断目标的运动方向,并依据目标的运动方向识别目标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动作识别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同步获取深度帧序列和彩色帧序列,所述深度帧序列为深度摄像机采集的多幅深度图;
运动区域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深度帧序列中相邻前、后两幅深度图的深度值的变化判断后一幅深度图中预设的感兴趣区域ROI内是否存在启动动作;
肢体目标区域判断单元,用于在深度帧的ROI存在启动动作时,根据预设的肢体目标模型对同步的彩色帧中与ROI相同的区域进行检测,并将符合肢体目标模型的区域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
参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并把检测到的肢体目标区域作为跟踪目标;
肢体目标区域校正单元,用于在后续的深度帧中对所述跟踪目标进行跟踪,并使用预设的肢体目标模型以及保存的上一个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对与所述后续的深度帧同步的彩色帧中相同的区域进行校正,并将符合肢体目标模型和上一个肢体目标区域的特征集合参数的区域判定为肢体目标区域;
目标动作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每一个肢体目标区域中的所有坐标值,依据获取的坐标值判断目标的运动方向,并依据目标的运动方向识别目标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一个深度图像序列和一个彩色图像序列,再使用深度图像序列检测是否存在运动状态的区域以及跟踪经过彩色图像序列过滤后的肢体目标区域,使用彩色图像序列对存在运动状态的区域进行过滤,确认肢体目标区域。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结合使用深度图像序列和彩色图像序列一起检测肢体目标区域,因此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误识别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动作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动作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动作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动作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