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扫气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8868.2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明;朱道庆;刘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派尼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5/20 | 分类号: | F02B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扫气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比如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的活塞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距离称为一个冲程。
冲程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之分。二冲程是指曲轴转一圈即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也就是完成吸气(二冲程称作扫气)--压缩--做功--排气,这是二冲程发动机的特点。
二冲程的发动机需要新鲜的可燃烧混合油气将燃烧后的废气“挤”出汽缸外,该过程称为扫气。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汽缸体上有三个口,即进气口、排气口和扫气口,这三个口分别在一定时刻由活塞关闭。进气口与化油器相通,可燃烧混合油气经过进气口流入曲轴箱,继而从扫气口进入汽缸;而废气则从排气口排出。其工作循环包含两个行程:
第一行程活塞自下止点向上移动,三个气口被关闭后,在活塞上方,已进入汽缸的混合气被压缩;而活塞下方的曲轴箱内因容积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进气口露出时,可燃烧混合油气自化油器经进气口流入曲轴箱内。
第二行程活塞压缩到上止点附近时,火花塞跳火点燃可燃烧混合油气,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下移做功。活塞下移做功时进气口关闭,密闭在曲轴箱内的可燃烧混合油气被压缩;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排气口开启,废气冲出;随后扫气口开启,受下行活塞预压的可燃烧混合油气由扫气道冲入汽缸,驱除废气,进行换气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下一行程活塞上移,三个气口完全关闭为止。
在第二个行程排气的过程中,燃烧废气不能完全清除,而后参与再循环而影响混合油气的着火和影响动力性能;传统分层扫气发动机将冷空气直接引入高温的燃烧室与高温高压的废气碰撞,生成CH和CO,增加了废气排放中不良的燃烧污染物;另一方面,待燃的混合油气进入汽缸随燃烧后的废气排出,进而影响了尾气排放,也损失了燃油。
因此,如何改进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降低燃油的损失率,减少其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扫气发动机,以降低燃油的损失率,减少其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扫气发动机,包括:
汽缸;
设置于所述汽缸底部的曲轴箱;
开设于所述汽缸外壁的进气口;
开设于所述汽缸内壁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气口;
开设于所述汽缸内壁的扫气口,所述扫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排气口,且高于所述进气口;
内设于所述汽缸,且一端连通所述扫气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曲轴箱内部的扫气通道;
开设于所述汽缸外壁,且一端连通所述排气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汽缸外部消音器的排气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开设于所述汽缸内壁的混合油气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所述混合油气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曲轴箱内部,所述空气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扫气通道的顶部;所述空气进气口设置有向所述扫气通道一侧导通的单向簧片阀;所述扫气口与所述扫气通道的顶部相通;所述汽缸的内壁上开设有废气回流通道,所述废气回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扫气通道的顶部相通,所述废气回流通道内设有向所述扫气通道一侧导通的单向阀。
优选的,还包括外接于所述空气进气口的新鲜空气补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新鲜空气补气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单向簧片阀的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新鲜空气补气装置还包括:
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和所述汽缸的阀体;
设置于所述阀体和所述汽缸之间的密封垫;
外套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空气进气口具体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开设在所述汽缸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空气进气口和第二空气进气口;对应的,所述单向簧片阀的具体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进气口;所述新鲜空气补气装置具体数量为两个,分别外接于所述第一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扫气通道具体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扫气通道和第二扫气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扫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扫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进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派尼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派尼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箱
- 下一篇:一种三维石英微机械结构表面电极的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