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3O4纳米片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791.0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ub 纳米 片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Co3O4纳米片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近十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性能优势己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终端设备领域。Co3O4因高比容量等优点受到一定的关注[1]。研究者们对Co3O4电极材料结构纳米化来改善其储锂性能,并提出特殊结构能提供更多的比表面积,提供足以锂离子很好脱嵌的通道及电解液/电极的接触面,从而促进电化学反应的进行[2]。
目前,Wan小组[3]制得了Co3O4微纳米结构,韩国Sun小组[4]通过柠檬酸作为络合剂超声热解喷雾法制备了微球状Co3O4结构材料。就目前研究报道,特殊结构具有好的电导、表面及结构特性,在缩短锂离子的脱/嵌反应路径的同时,它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特性,并且颗粒的形貌、尺寸大小对电化学性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粒子的团聚、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造成了该材料的首次不可逆效率低下、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个研究开发所面临的普遍难题,而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供了一种Co3O4纳米片状材料,同时提供了一种该种材料的制备方法。我们本次发明就针对特殊形貌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研究中,重点考虑Co3O4材料的尺寸及纳米片状形貌对电化学行为影响,进而解决Co3O4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粒子的团聚、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P. Poizot, S. Laruelle, S. Grugeon, L. Dupont, J. M. Tarascon, Nature 407 (2000) 496.
[2] G. Binotto, D. Larcher, A.S. Prakash, R.H. Urbina, M.S. Hegde, J.M. Tarascon, Chem. Mater., 19 (2007) 3032.
[3] A.M. Cao, J.S. Hu, H.P. Liang, W.G Song, L.J. Wan, X.L. He, X.G. Gao, S.H. Xia, J. Phys. Chem. B 110 (2006) 15858.
[4] S.W. Oh, H.J. Bang, Y.K. Sun, J. Power Sources 173 (2007) 5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晶粒尺寸均匀的Co3O4纳米片状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的一种晶粒尺寸均匀的Co3O4纳米片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的一种晶粒尺寸均匀的Co3O4纳米片状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Co3O4纳米片状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Co3O4纳米片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钴盐、表面活性剂、沉淀剂与水混合后搅拌30 60min,将整个混合溶液移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控制水热反应温度为115125℃,优选为120℃,时间为17.518.5h,优选为18h,得反应液;
其中所述的钴盐为硝酸钴、乙酸钴、碳酸钴或草酸钴中的一种,优选为硝酸钴;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
所述的沉淀剂为尿素(H2NCON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