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2005.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马克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9/06 | 分类号: | B65H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雷姆沙***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交叉 卷绕 筒子 纺织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
背景技术
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上,喂给筒子例如在环锭纺纱机上制造的且具有相对少的纱线材料的管纱被倒筒复绕成纱线量更多的交叉卷绕筒子。这种纺织机械的工位尤其像例如在DE 102005001093A1中描述的那样,在纱线行程区域中具有各种纱线监测和处理机构,借此监测在倒筒复绕过程中运动的纱线,例如是否可能存在纱疵。如果发现了超出某个阈值的纱疵,则将其切掉并用几乎与纱线相同的、大多以气压方式产生的纱线连接结构即所谓的纱线接头来代替。此外,各个工位分别具有一个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具有可转动地保持交叉卷绕筒子的筒子架和例如用于摩擦驱动交叉卷绕筒子转动以及用于横动所卷绕的纱线的导纱滚筒。此外,这样的工位一般分别配设有下纱线传感器、纱线张紧器、带有纱线切断机构的清纱器、纱线张力传感器、捕纱嘴及上蜡机构。为了在断纱后或者在可控清纱切除后再接上纱头,这种工位具有纱线捻接机构和呈转动支承的吸气管和转动支承的钳纱管形式的纱线处理机构。吸气管和钳纱管此时被连接至机器自身的负压横梁并且根据需要将由交叉卷绕筒子或者说喂给筒子收回的纱头送至纱线捻接机构。
DE 19617525A1公开了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其在喂给筒子的退绕位置区域内配设有所谓的吹气罩,该吹气罩从喂给筒子上解开纱头并经过相对短的管形连接部送至吸气罩,在该吸气罩处,纱头由被施以负压的钳纱管接过并被送往纱线捻接机构。
在DE 102005018381A1中也描述了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将喂给筒子的纱头通过一个短小的管形连接部送至钳纱管。在该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退绕辅助装置具有可按规定降低至喂给筒子的筒管上方的管件和定位在筒管上方、不可移动且同样为管形的导纱机构。在纱线行进方向上在导纱机构的端侧设有一个用于连接钳纱管的适配接头,该适配接头如此构成,以使在接过从喂给筒子中松解开的纱线时发生了被施以负压的钳纱管与导纱机构尽量无泄漏的连接。另外,可竖向移动地支承的退绕辅助装置被一个可被施以负压的除尘机构包围,该除尘机构在倒筒复绕过程中持续地吸走在从喂给筒子抽出纱线时出现的飞花。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上述工位在实践中在原理方面得到了证实,但它们有以下缺点:虽然使用了管状导纱机构和定位在喂给筒子区域内的除尘机构,仍然不能充分可靠地避免工位随着时间推移而受到灰尘颗粒和飞花的污染。此外,这些工位的结构比较宽,这是因为特别是用于纱线处理机构的吸嘴和钳纱管(其例如如上所述,在卷绕中断之后投入使用,以便将纱头送往纱线捻接机构)的驱动装置在结构方面是相当笨重的,这导致了该纺织机械的并排布置的工位的相互间距比较大。
发明内容
源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任务在于研究出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所述工位如此构成,即,保证了几乎无灰尘的从喂给筒子至交叉卷绕筒子的倒筒复绕,而且工位的相互间距小于目前所用的工位的相互间距。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工位来完成。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采用了下述这种导纱通道:所述导纱通道包围纱线行程并且由多个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导纱通道具有用于各种纱线监测和处理机构的容纳壳体或者容纳部,所述导纱通道延伸在位于退绕位置上的喂给筒子和卷绕装置之间,并且所述导纱通道根据需要能在局部被施以负压从而在导纱通道内出现其流向可按规定预定的负压气流;采用这种导纱通道有以下优点:在卷绕中断后,可通过相对简单可靠的方式保证因纱线断裂而出现的纱头被交送至纱线捻接机构,在这里,不仅可以放弃目前在工位区域内常见的转动支承的吸嘴,而且可以放弃转动支承的钳纱管。
放弃吸嘴和钳纱管,尤其是放弃其笨重的驱动装置,导致本发明工位具有比目前常见的工位明显更小的结构宽度。
此外,通过在包围纱线行程的导纱通道内集成纱线监测和处理机构,实现了要倒筒复绕的纱线在卷绕过程中在其纱线行程的绝大部分上相对于环境被封闭起来,这尤其就在工位上出现污染而言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在倒筒复绕过程中,通过出现在导纱通道内的负压,例如可以防止在喂给筒子纱线退绕时出现的飞花和/或在经过各个纱线监测和处理机构和/或在将纱线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时出现的灰尘散布到环境中,结果是显著降低了灰尘负担。这意味着,在目前对于纺织机械而言较为频繁的清理时间的间隔可被显著延长。当存在非常有利的材料条件时,甚至有可能放弃使用目前常见的巡回式清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