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化学驱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2413.8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芹;汪庐山;高生伟;陈雷;郭宏伟;张冬会;唐延彦;赵玲;关悦;尹相文;胡秋平;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电极 测定 化学 接枝 类高聚物 浓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化学驱中测定接枝类高聚物的浓度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化学驱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学驱油藏耐温耐盐接枝共聚类产品的应用中,目前, 只有对部分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的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淀粉-碘化镉光度法。这种方法为部分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的检测作出了贡献,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检测范围小,一般在0.5~1.0 mg/L;②程序较复杂,需将高聚物富集;③采出液一般带有黑褐色,对于蓝色判断带来较大困难;④测试采出液中HPAM的浓度存在误差较大,对接枝类高聚物的测试误差太大,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化学驱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的方法,采用用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法,给出溶液配制方式、最佳测试条件、测试分析步骤及最优实验方法,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发明所述的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化学驱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绘制标准曲线、B、配制活性高分子溶液及浓度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测试现场产出液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D、配制所需溶液、E、制定最佳实验条件、F、测定步骤、G、得出测定结果。
其中,所述步骤A、绘制标准曲线为:对于每一批产品,测试前应该重新绘制标准曲线。所述步骤B、配制活性高分子溶液及浓度测试为:室内在25℃下,分别测试用蒸馏水配制浓度为200mg/L的溶液、用活性高分子配制浓度为50mg/L的溶液所述步骤C、测试现场产出液中接枝类高聚物浓度为:采用常规的稀释法和氨电极法相结合的方法测试。所述步骤D、配制所需溶液为:①氨电极内充液:成分为0.02~0.04 mol/L NH4Cl + 0.3~0.5 mol/L NaCl溶液;②背景调节液:3.0~5.0 mol/L NaCl + 0.2~0.4 mol/L NaOH;③电极清洗存放液:将②中配制的背景调节液稀释10倍即可;④电极深度回洗液:为酸性0.32~0.42 mol/L NaCL溶液;⑤NaOH溶液:称取72.0~82.0g的分析纯NaOH,溶于50 ml的三次蒸馏水中溶解,冷却,备用;⑥离子强度调节液ISA:即20.0g~30.0g EDTA + 10.0g~15.0g 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冷却,定容于500 ml容量瓶。所述步骤E、制定最佳实验条件为:(1)选择EDTA和NaOH为摩尔比1:1的混合液作为离子强度调节液,测试样取样量为40 ml时,加入7~9 ml离子强度调节液;(2)采用常规稀释法测定浓度;(3)操作温度为25℃~35℃,并采取密封操作方式;(4)气敏电极响应时间应在3 min-5min;(5)氨气敏电极主要感应的是氨,当钙、镁离子的浓度>0.15g/L、试样滴加NaOH使pH达到11~12,有Mg(OH)2、Ca(OH)2絮状沉淀生成时需过滤;(6)做工作曲线时,所用标准样品要进行干燥处理;(7)如果样品中含表活剂成分或产出液含油,应将测试电极置于测试溶液上方1~3cm进行测试。F、测定步骤为:(1)将加入100 ml模拟地层水(矿化度组成见附表1)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准确称取0.5556 g接枝聚合物样品溶解其中,3~4小时,待溶解完全,再定容于1000 ml容量瓶中,制得0.5g/L的待测接枝聚合物溶液;(2)将上述溶液在250 ml容量瓶中依次稀释,分别得到0.001 ,0.005,0.01,0.05,0.1,0.25,0.5 g/L的溶液;(3)取250 ml的不同浓度待测溶液于1000 ml的凯氏定氮瓶中,加50~80mL浓H2SO4,加强热处理,直到冒出浓厚的白烟,1~2h后,将定氮瓶取下,冷却;(4)将冷却液倒入250 ml烧杯中,用⑤中制得的NaOH浓溶液将pH调至6~7;(5)取40 ml不同浓度待测样品溶液于烧杯中,恒温25℃~35℃,加入7~9ml离子强度调节液,迅速将电极插入溶液,待读数稳定后记下数据,在25℃、30℃、35℃下分别测定上述不同浓度下的数据,测定3组平行数据,得到平均值,将所得数据做成标准曲线。所述步骤G为得出测定结果:不同条件下测试结果不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测试设备简单,方法快捷;
2、制作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拟合程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