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机床结构误差的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4390.4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彭芳瑜;马吉阳;闫蓉;王伟;李斌;杨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机床 结构 误差 数控 加工 后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轴数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防、运载、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对关键功能零件如舰船用螺旋桨、飞机进气道、风电叶片等加工制造提出了更高需求。这类零件外形及工作型面形状复杂,用三轴数控加工机床加工很难达到理想的精度,甚至无法实现加工,必须采用多轴数控机床才能完成加工。
在五轴数控加工中,后置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将CAM软件生成的加工刀位轨迹源文件转换成为特定机床可接受的数控NC代码,目前通常的后置处理算法中通常假设机床各运动部件处在理想的几何位置上,没有考虑机床运动部件之间存在的位置和姿态偏差,后置得到的G代码文件输入到机床后,加工得到的零件形状与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零件加工质量,严重时会使加工零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考虑机床结构误差的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通过考虑机床运动部件之间存在的位置和姿态偏差,对后置处理得到的G代码中的各轴运动坐标进行补偿,消除机床运动部件之间的位置和姿态偏差给刀具运动轨迹带来的误差,提高机床刀具运动精度,满足零件加工质量要求。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考虑机床结构误差的多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一)建立不含结构误差的机床运动变换链,机床运动链包括刀具到机床运动链QMT和工件到机床运动链TWM,刀具刀位点方向矢量和位置经运动变换得到工件上加工点的方向矢量PW和位置矢量UW,关系如下面方程组所示:
其中QMT是刀具相对于机床床身的变换矩阵,TMW是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的变换矩阵。
X,Y,Z轴的微小平动ΔX、ΔY、ΔZ和沿X,Y,Z轴的微小转动ΔA、ΔB、ΔC,可得到第j个运动部件到第i个运动部件误差变换阵ΔQij:
(二)考虑机床结构误差的情况下,机床各个运动部分存在沿X,Y,Z轴的微小平动ΔX、ΔY、ΔZ和沿X,Y,Z轴的微小转动ΔA、ΔB、ΔC,可得到误差变换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4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