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169.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唐瑞文;朱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瑞文;朱群 |
主分类号: | C08J11/12 | 分类号: | C08J11/12;C08L67/06;C08K7/14;C08K3/34;C10G1/00;C1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分解 回收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高温热处理: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电热方式将待处理的玻璃钢废料高温分解为固体和烟气混合物,对高温热处理后的固体残留物进行回收;
烟气混合物回收处理:将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混合物处理成能够回收的化学原油和燃料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处理步骤中,还包括在进料准备步骤以及固体出料冷却步骤,该回收方法是利用三个相对独立并能开闭连通的空间依序进行所述进料准备、高温热处理以及固体出料冷却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出料冷却步骤是采用气冷的方式对高温分解完毕后的固体残留物进行冷却,冷却完毕后取出,回收玻璃纤维、填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空间均装设有真空泵,用于进料准备步骤以及固体出料冷却步骤的二空间装设有气体注入装置,在相关联的两个作业空间压力一致后再进行移送进出作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物回收处理步骤包括:
催化重整处理,对高温热解后产生的烟气混合物进行催化重整,利用催化重整反应减少不凝气体或小分子不可液化气体的含量;
冷却液化处理:将催化重整处理后获得的烟气混合物进行冷却形成油状物并收集该油状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温热处理步骤与催化重整处理步骤间,所述方法还包括除尘处理步骤:对高温热处理步骤中分解后获得的烟气混合物进行除尘处理,去除灰尘杂质颗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化处理步骤中包括对所述烟气混合物进行两次以上的冷却液化收集处理,第一次冷却液化收集处理时,收集经非接触式水冷形成的油状物,并对未及时冷却成油状物的气体继续进行第二次非接触式水冷,以进一步形成油状物并收集起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化处理步骤中还包括:将剩余不凝气体通过回收气水封作为燃料气存入气柜,所回收的气体作为燃料气燃烧供热或发电,能够作为高温热处理步骤中使用的部分动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大水冷面积、降低气体流速、加大水循环流量及/或降低水温来使得冷却液化回收更加完全。
10.一种玻璃钢分解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设备依序包括热处理装置、烟气混合物回收处理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电热方式将待处理的玻璃钢废料进行高温分解,分解后的固体残留物被冷却后取出回收;分解后的烟气混合物经烟气混合物回收处理装置处理为化学原油和燃料气,实现材料的回收利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装置的炉体是由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前端的进料准备室、中间的高温分解室及末端的固体出料冷却室,各室之间相对独立的设置,其中,所述高温分解室为一能够独立密封的结构,其相对其它二室能够开启或关闭,所述高温分解室内设有辐射式电加热装置,并通过真空泵与所述烟气混合物回收处理装置相连;玻璃钢废料通过传送装置在所述进料准备室、高温分解室及固体出料冷却室间移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准备室与高温分解室间设有第一升降隔热门,所述高温分解室与固体出料冷却室间设有第二升降隔热门,所述第一升降隔热门及第二升降隔热门均包括门体及门体上方的气动提升装置,门体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成,门体一侧设有由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层,由行程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升降隔热门及第二升降隔热门的升降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钢分解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准备室、高温分解室、固体出料冷却室的外壁为双层结构,进料准备室前端的进口门与固体出料冷却室后端的出口门为弓形双层门,各部分外壁间的中间夹层充有去离子水而形成水冷却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瑞文;朱群,未经唐瑞文;朱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1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