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929.3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元;周良;陆元春;李国平;曾诚;苏强;王强;罗春林;赵靖钊;邓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预应力 锚固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包括预埋件、下端锚固单元和上端锚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上锚垫板(8)、预埋管道(5)、下锚垫板(3)和灌浆帽(12);所述下端锚固单元是由预应力筋(7)一端穿过固定端锚板(2)、被挤压套(1)锚固后与固定端锚板(2)组成的一个整体,该固定端锚板(2)是外形为长方体形的锚板;所述上端锚固单元由放置在上锚垫板(8)上用于锚固预应力筋另一端的张拉端锚板(9)和上端锚具(10)组成,所述张拉端锚板(9)亦是外形为长方体形的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管道(5)或是预埋管(51)或是由节段桥墩、节段立柱或节段水泥墩预制时预留成型孔道(52)构成;所述预埋管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垫板(8)、下锚垫板(3)上的通孔是长方形、其大小以能够通过下端锚固单元为准,上、下锚垫板(8、3)的端面设有与长方形通孔相互垂直的长方形凹形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 中任意1项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7)是单根钢绞线、钢绞线束、钢丝束、螺纹钢筋或钢棒之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 中任意1项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它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锚固单元的挤压套(1)与固定端锚板(2)之间安装有一定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埋件(Ⅰ)安装:
①将下锚垫板(3)与灌浆罩(12)配合联接成为一体,定位于预应力筋底部锚固区,预埋入承台(4)中;灌浆罩下留有灌浆口可引出灌浆管以便张拉完成后灌浆密封;
②安装或制作预埋管道(5):
若所述的预埋管道(5)是预埋管(51)构成,则采用分段焊接、混凝土分层浇注的施工工艺;随着墩身的不断浇筑增高,预埋管(51)也要随之加焊接长;最后预埋上锚垫板(8),完成墩身浇筑;
若所述的预埋管道(5)采用由节段桥墩、节段立柱或节段水泥墩预制时预留成型孔道(52)构成,则在预制节段桥墩、节段立柱或节段水泥墩时预留成型孔道(52)即可;
B.竖向预应力系统安装与张拉:
单根预应力筋的布置到张拉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
①步骤一:将预应力筋(7)一端设为锚固端,首先穿入固定端锚板(2),然后穿上挤压套(1)挤压,挤压完毕后上定位装置将挤压套(1)与固定端锚板(2)、预应力筋(7)组合成为下端锚固单元(Ⅱ);
②步骤二:将下端锚固单元(Ⅱ)由上锚垫板(8)之长方孔放入,并经方形预埋管道(5)下放,所述方形预埋管道(5)是方形预埋管(51)或者方形预留成型孔(52);
③步骤三:经计算测量,当下端锚固单元(Ⅱ)进入灌浆罩(12)内,将预应力筋连同下端锚固单元旋转90°,然后上提预应力筋使下锚固单元的固定端锚板(2)进入下锚垫板(3)的凹形槽口(32)内;
④步骤四:将预应力筋上端穿入张拉端锚板(9),并穿入上端锚具(10);桥墩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形成上端锚固单元(Ⅲ);
⑤步骤五:装上密封罩(11),即可进行灌浆密封,单根预应力筋布置完成;
单根预应力筋构成的竖向预应力锚固体系亦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9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中裸岩基础施工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 下一篇:乱尺钢筋分选连续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