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锂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磷酸锂铁粉末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9994.8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居南;林荣正;谢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材料 制造 方法 铁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磷酸锂铁(LiFePO4)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磷酸锂铁粉末。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平稳、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可携式装置中。此外,在需要高容量、高功率的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前景也相当被看好。
在现有的各类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具有橄榄石晶格结构的磷酸锂铁(或称磷酸铁锂)由于有高重量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寿命、高充放电能力、无毒性及低成本等优点,故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磷酸锂铁的制造方法大致可分成固态法、热碳还原法、共沉法及水热法等。
固态法主要是选取碳酸锂(Li2CO3)、草酸亚铁(FeC2O4.2H2O)及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一起在溶剂存在下混合、烘干,然后再煅烧。因为粉末采固态方式混合,所以固态法的原料均匀度相对较差。
热碳还原法主要是使用含有三价铁的三氧化二铁(Fe2O3)作为铁源。在此类工艺中,由于锂、铁、磷等原料是以固态的方式混合,所以热碳还原法会有和固态法一样的缺点,即原料混合均匀度较差。
共沉法主要是使用硫酸亚铁(FeSO4)、氢氧化锂(LiOH)及磷酸(H3PO4)作为原料,以氨水调控溶液的pH值,而使Li、Fe、P等元素产生沉淀。虽然此种工艺解决了混合均匀度不佳的问题,但由于需经多道清洗步骤才可制成高质量的产品,且存在有废水处理的问题,故其工艺非常复杂。
水热合成法主要是利用在高压、中温的条件下材料具有高溶解度及反应度的特性来制作磷酸锂铁,但因为反应温度较低,仅约100~200℃,所以产品的高温特性相对较差。此外,水热合成法的设备也相对昂贵。
为了针对传统方法的缺点进行改善,先前技术中曾有人提出各种不同的固液结合的磷酸锂铁制备方法。
举例而言,中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CN101152961号揭露一种制备磷酸锂铁的方法,其主要是将非水溶性的三氧化二铁、水溶性的磷酸二氢锂、掺杂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碳源在水溶液中先进行球磨,之后喷雾干燥得到类球型粉末,再于类球型粉料中二次加入碳源,并依序进行球磨、第一次煅烧、球磨、过筛、第二次煅烧、粉碎、过筛等步骤。
尽管其说明书中指出该方法可得到高密度、优良黏结性的磷酸锂铁材料,但由于碳源需分两次加入,工序上较为麻烦,且该方法是先将浆料喷雾造粒制成粉末后,再二次加入碳源,之后又进行球磨、第一次煅烧、球磨、过筛、第二次煅烧、粉碎、过筛等步骤,不仅工序繁琐,且喷雾造粒后的类球型颗粒会因球磨步骤而破碎,造成粉体的颗粒大小无法控制(由其图1中可观察到形状不规则的颗粒),故此种方法制成的产品,在后续电池工艺的调浆过程中,并不易控制浆料的黏稠度及电极材料的涂布厚度。
中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CN101355156号揭露一种固液结合制备磷酸锂铁的方法,其先将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磷酸、磷源化合物及少量碳的有机物前躯体混合,之后在80至120℃下烘干后进行球磨以得到前躯体粉末,再将前躯体粉末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下吹扫,之后加热到400至800℃,并于恒温维持3至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再进行破碎。
由于前述工艺是以原料混合、烘干、再球磨的方式制作前躯体粉末,所以产制出来的磷酸锂铁粉末颗粒相当小,而会有后续电池工艺不易调浆的困扰。此外,由于前述工艺仅添加碳源来增加导电度,而并未加入其它掺杂元素,故最终产品的特性相对较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芯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