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260.3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江;陈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1/0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川贝 枇杷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取原料药川贝母50-90份、桔梗50-90份、枇杷叶330-600份、薄荷脑0.35-0.7份备 用;
2)分别将川贝母和桔梗粉碎成细粉,取36.9-66.5份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桔梗细粉与 1/3量的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 回流提取2-3次,每次2-3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 用,药渣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0-1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 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36.9-66.5份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桔梗川贝母滤液 和其余2/3川贝母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 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量为枇杷叶的6-12倍,每次煎煮0.5-1.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川贝 母、桔梗粉碎成过80目-150目筛的细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乙 醇溶液的量为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量的3-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 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的 相对密度为1.20-1.25(60℃)。
7.一种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取原料药川贝母65g、桔梗65g、枇杷叶430g、薄荷脑0.5g备用;
2)分别将川贝母和桔梗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取48g桔梗细粉备用,将其余17g 桔梗粉与21.7g川贝母细粉混合均匀,向桔梗川贝母混合细粉中加入155g、重量百分比浓 度为70%的乙醇溶液温浸30分钟,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得桔梗川贝母滤液备用,药渣与枇杷叶混合后加水煎 煮,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 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48g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研细,再加入桔梗川贝母滤液和其余 43.3g川贝母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得药物活性成分;
3)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薄荷脑0.5g和可药用辅料,混匀,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 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2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挂钩的圆柱体刚性吊装工具
- 下一篇:型钢吊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