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多孔介质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发动机主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106.8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静迅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陈明;顾仁欣 |
主分类号: | F02M31/093 | 分类号: | F02M31/093;F01N5/02;F02M25/00;F01N3/08;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多孔 介质 尾气 热能 回收 排放 节能 发动 机主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尾气要能源的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不间断蓄热式多孔介质蓄热体回收发动机尾气热能的可大幅度降低尾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涉及一种高温低氧燃烧的可大幅度提高输出功率的新型发动机组合的节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式多孔介质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发动机主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中,尾气排气所带走约有20%~45%的燃料热量全被白白的浪费掉同时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目前,现有的尾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发动机技术,基本上都在试验阶段,其中,微排放的技术极少,可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极少发现。
发明内容
目前,采用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不间断蓄热式多孔介质蓄热体回收发动机尾气热能的高温低氧燃烧的微排放的可大幅度提高输出功率的新型发动机组合的节能装置——蓄热式多孔介质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发动机主件装置的技术,文献中记载得较少,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尚未发现有此类技术的产品大批量销售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多孔介质尾气热能回收微排放节能发动机主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冷、热两端的分隔的多孔介质蓄热体中的同根长管中进行低温、高温互速交换。在高温尾气输入管至低温余气排气管的中间设置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在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至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中间设置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外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在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中间的体内设置高温燃烧清灰电热棒,在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的输出端设置备用副压气机,在高温燃烧清灰电热棒的体外设置电加热高温燃烧调控器、电源,在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主压气机、富氧空气发生器、富氧空气压力储气罐、富氧空气输入控制系统,在高温尾气输入管的输出端设置废气涡轮增压机,在高温尾气输入管的输入端与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输出端设置气缸。在高温尾气输入管至低温余气排气管的中间通道上设置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在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上设置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在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中间通道内设置高温燃烧清灰电热棒,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的高温端的一端与高温尾气输入管的一端相连接,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的低温端的一端与低温余气排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富氧空气压力储气罐的一端与富氧空气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与富氧空气输入控制系统连接,主压气机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富氧空气输入控制系统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连接,废气涡轮增压机的一端与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连接另一端与高温尾气输入管连接,高温尾气输入管的一端与废气涡轮增压机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一端与主压气机、富氧空气输入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在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至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中间通道上设置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设置外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外设置外保温层,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外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外保温层的低温端的一端与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的一端相连接,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外层多孔介质蓄热体、外保温层的高温端的一端与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一端相连接,电加热高温燃烧调控器的一端与温燃烧清灰电热棒电连接,电加热高温燃烧调控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高温燃烧清灰电热棒的高温端的一端与高温尾气输入管的一端相连接,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内层多孔介质蓄热体、高温燃烧清灰电热棒的低温端的一端与低温余气排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至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中间设置主压气机,主压气机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高温空气导入发动机进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在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至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中间设置备用副压气机,备用副压气机的一端与外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新鲜低温空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主压气机的叶轮和废气涡轮增压机的涡轮安装在同一根转子轴上。在高温尾气输入管至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中间设置高混合高温再燃电加热低氧燃烧室,在外管高效风冷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高温端的体外设置高温燃烧室,高混合高温再燃电加热低氧燃烧室上的输出端设置烟灰高温再燃净化电加热自洁过滤板,在高温燃烧室上设置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点火器,在外管高效风冷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高温端的体外设置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高温空气输入控制系统,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体外设置高能燃料输入高压喷射器、高能燃料输入控制系统。高混合高温再燃电加热低氧燃烧室的一端与内管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高温尾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的一端与外管高效风冷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连接与高混合高温再燃电加热低氧燃烧室联通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连接,高温空气输入控制系统的一端与外管高效风冷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连接另一端与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高温助燃空气输入管的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连接,高能燃料输入高压喷射器的一端与高能燃料输入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与自点火高温高焰燃烧器连接,冷、热交换分隔的多孔介质蓄热体为同根同心长管,在低温端的一段外管高效风冷多孔介质余热回收蓄热体管为高效的风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静迅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陈明;顾仁欣,未经上海静迅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陈明;顾仁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多孔介质尾气热能回收微排高节能发动机主件装置
- 下一篇:刮板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