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烯烃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5402.3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军;王国清;张永刚;石莹;杜志国;张兆斌;杨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04 | 分类号: | C07C4/04;C07C5/48;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低碳烯烃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在裂解系统中进行,所述裂解系统包括裂解炉和裂解气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系统还包括氧化脱氢设备,所述裂解炉的对流段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以容纳所述氧化脱氢设备,所述第一空间与对流段的体积比为1∶6-1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裂解原料和稀释蒸汽的裂解物料经裂解炉对流段的第二空间加热后送入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裂解气;
(2)在氧化脱氢反应条件下,将轻烃与含氧气的气体送入氧化脱氢设备中与氧化脱氢催化剂接触,得到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
(3)将步骤(1)所得裂解气和步骤(2)所得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一起送入裂解气总管经分离回收得到含乙烷和/或丙烷的循环轻烃和低碳烯烃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脱氢设备的进料口与所述分离回收设备通过轻烃管线相连,步骤(2)所述轻烃至少部分为步骤(3)所得含乙烷和/或丙烷的循环轻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的面积与对流段横截面的面积相同,第一空间的底端到所述裂解炉的对流段的顶端的高度与所述对流段的高度比为1∶1-3,使得第一空间至少部分利用第二空间的热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系统还包括脱氧设备,所述脱氧设备设置在所述对流段的第一空间,所述脱氢设备的入口与所述氧化碳脱氢设备的出口相连,所述脱氧设备的出口与所述裂解炉的急冷锅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在步骤(2)之前,将所述轻烃预热至300-6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脱氢催化剂是杂合钼酸盐催化剂,优选为MoVTeNbO杂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步骤(2)中所述氧化脱氢反应条件包括:轻烃/含氧气的气体的体积比0.8-4,优选为1-3;所述接触温度为300-500℃,优选为340-360℃;反应压力为0.07-0.5MPa,优选为0.1-0.2MPa;反应体积空速为400-2000h-1,优选为800-1200h-1。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脱氢催化剂是碱金属催化剂,优选为Li/MgO催化剂;步骤(2)中所述氧化脱氢反应条件包括:轻烃/含氧气的气体的体积比0.8-4,优选为1-2;所述接触温度为500-700℃,优选为600-650℃;反应压力为0.07-0.5MPa,优选为0.1-0.2MPa;反应体积空速为1000-5000h-1,优选为1500-3600h-1。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脱氢催化剂为与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复合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和/或氧氯化物催化剂,优选为碱金属的稀土金属氧氯化物催化剂;步骤(2)中所述氧化脱氢反应条件包括:轻烃/含氧气的气体的体积比0.8-4,优选为1.2-2.5;所述接触温度为500-700℃,优选为600-660℃;反应压力为0.07-0.5MPa,优选为0.1-0.2MPa;反应体积空速为2000-20000h-1,优选为4000-10000h-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在送入裂解气总管前进行脱氧,使脱氧后的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中的含氧气的气体的体积含量低于1ppm。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在送入裂解气总管前进行脱氮,使脱氮后的富含低碳烯烃的氧化脱氢物流中的含氧气的气体的体积含量低于1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54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玻璃外形带冷却槽的砂轮棒
- 下一篇:纸杯材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