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6003.9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兴;王陆林;杜金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L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机械 制动器 以及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包含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操纵性以及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更加高效、节能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汽车中的机械系统正在逐渐向电子机械系统转换。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使用电子元件取代部分机械元件,并通过电线来替代全部制动管路,省掉了很多制动系统的阀类元件,缩短了制动响应时间,提高了制动性能,节省了空间占用;另外,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对制动系统进行整体控制,每个制动器都有各自的控制单元,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各种电子控制功能,便于进行功能的集成与改进。并且,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改变传统液压或气压制动执行元件为电驱动元件,便于实现线控制动,是一种全新的制动技术。由于电驱动元件具有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制动安全性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技术中,电子机械制动器中的钳体一般采用分离式结构,其装配工序为:先完成钳体内部各相关部件的装配,再对钳体的结合处进行装配,这种分离式结构的钳体的装配增加了电子机械制动器总成装配的复杂度,且所述钳体的结合处的机械强度相对较差,因此需要较高的装配尺寸精度要求,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电子机械制动器由于高度较高,尺寸大、体积较大,导致装车空间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包含该电子机械制动器的汽车,该电子机械制动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且易于制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动器总成装配复杂,机械强度较差,装配尺寸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以及体积大的问题。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子机械制动器包括钳体、制动盘、摩擦片、以及能够推动摩擦片向前运动从而夹紧制动盘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所述摩擦片设置在运动机构的前方,其中,所述动力机构中还包括有减速齿轮机构,所述减速齿轮机构设于电机与运动机构之间,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其输出端与运动机构相连,所述电机和减速齿轮机构设于钳体的外部,所述运动机构设于钳体内,运动机构采用斜盘机构。
在该制动器中,由于减速齿轮机构和电机均安装在钳体的外部,钳体内仅设置运动机构,此种安装方式便于拆装,还可防止减速齿轮机构和电机与车身部位发生干涉,从而使钳体成为一种整体式结构,制作方便,且易于安装。
其中,所述斜盘机构包括上斜盘、下斜盘、以及设于所述上斜盘与下斜盘之间的多个滚子;所述上斜盘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以所述上斜盘前端面的中心为圆心互不重合地排列为一个圆环或若干个同心圆环,且所述上斜盘前端面上的圆形凹槽的深度沿其所在的圆环方向逐渐递增或递减,所述下斜盘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斜盘前端面上的圆形凹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圆形凹槽,所述下斜盘后端面上的圆形凹槽的深度沿其所在的圆环方向逐渐递减或递增,所述多个滚子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斜盘前端面的圆环凹槽与下斜盘后端面相对应的圆形凹槽中;所述上斜盘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下斜盘可与摩擦片接触。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上斜盘转动,使得滚子在所述上斜盘与下斜盘之间的间隙中被楔紧,并推动下斜盘向前作轴向直线运动而与摩擦片接触,并推动摩擦片向前运动从而夹紧制动盘。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滚子的大小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上斜盘的后端面与钳体的内壁之间还设有推力滚柱轴承,以减小上斜盘和钳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并对斜盘机构在钳体内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器还包括有设置于钳体内部的安装环和能自动调整运动机构与摩擦片之间制动间隙的间隙自调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智能水槽
- 下一篇:一种抗解体绳索及其制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