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及长钢轨列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0427.2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陈丽颖;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B61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挠度 调整 装置 车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尤其涉及一种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及长钢轨列车组。
背景技术
长钢轨列车组是铺设无缝线路的重要设备,其具有装、运、卸长钢轨以及回收旧钢轨的作用。
长钢轨列车组包括发电车、安全车、作业中车以及尾车。其中,作业中车用于输送钢轨,作业中车上设置有两段卸轨导槽,分别位于作业中车的两端,两段卸轨导槽的高度不同。从车头向车尾方向看,卸轨导槽呈向下的坡度。另外,两段卸轨导槽相互之间不接触。卸轨导槽由厚钢板组焊而成。为了提高长钢轨的运输效率,也可在作业中车上设置多组卸轨导槽,每组包括上述的两段卸轨导槽,各组卸轨导槽平行设置在作业中车上。
现有的长钢轨列车组在运输长钢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长钢轨沿着卸轨导槽运动,当长钢轨运动至两段卸轨导槽之间的空隙时,由于长钢轨长度长、重量大,会出现下弯现象,从而使得长钢轨难以再搭接到下一段卸轨导槽上,影响了长钢轨的正常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及长钢轨列车组,用于抑制长钢轨出现下弯现象,增加长钢轨运输的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其具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承载待运输的长钢轨。滚轮设置的数量和位置由实际工况确定。支撑台可以是由数根支撑柱构成的框架结构,也可以是立方台等实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台具有底座板、分散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的数根支撑柱以及由所述数根支撑柱支撑的上顶板;所述滚轮与所述上顶板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滚轮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通孔中穿设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能绕着所述滚轮轴转动;所述滚轮座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都固定在所述上顶板上,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紧密配合。
如上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优选的是,
每根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紧密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上设置有凸块,所述上顶板由所述凸块支撑。衬套和凸块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焊接结构。
如上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底座板上还固定有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具有螺纹套,以及与该螺纹套螺纹连接并且高度可调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上顶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使所述上顶板受压下陷时能被该辅助支撑件支撑。
如上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滚轮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上铰接有第一导板,所述第二开孔上铰接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分别位于所述滚轮中轴线的两侧。滚轮座的两侧为卸轨导槽,设置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是为了使长钢轨可以沿着两个导板过渡到滚轮上,这样可以增加钢轨挠度调整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使用时,钢轨挠度调整装置设置在两段卸轨导槽之间,可以支撑长钢轨,以防止长钢轨过度下弯,进而实现调整钢轨挠度的目的,采用滚轮是为了有效减小长钢轨在运行过程中的阻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长钢轨列车组,所述长钢轨列车组包括发电车、安全车、作业中车以及尾车,其中,所述作业中车上设置有两段以上卸轨导槽,且安装有本发明任一所述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
长钢轨列车组上安装的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可以起到支撑长钢轨的作用,从而抑制长钢轨过度下弯,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后,长钢轨不会出现下弯现象,可以顺利的从一段卸轨导槽过渡到另一段卸轨导槽上,长钢轨的运输更加便利,运输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长钢轨列车组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左视图;
图2a为本发明钢轨挠度调整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2b为图2a的左视图;
图3a为本发明长钢轨列车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
图3c为图3a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d为图3b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台; 2-滚轮; 3-滚轮座;
4-轴端挡板; 5-弹簧; 6-衬套;
7-第一导板; 8-第二导板; 9-辅助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