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弹性储能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2227.0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璋奇;米增强;汤敬秋;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60K17/26 | 分类号: | B60K1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弹性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驱动和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弹性储能驱动装置,应用于汽车的驱动装置中。
背景技术
汽车的驱动需要燃油的燃烧和转化,燃油的充分燃烧需要汽车的发动机运行在某一个转速区间。汽车的使用过程,决定了汽车发动机的运行转速变化区间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城市里行驶,经常运行在低转速的状态下,造成发动机内的燃油燃烧不充分,造成资源的浪费。当前的汽车厂家对燃油的不充分燃烧的解决办法,是调整燃油在气缸里的燃烧方法,采用新型的点火和喷油技术,例如: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断缸等技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率,但是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区间变化时,仍然会发生燃油的不充分燃烧,造成燃油的浪费。同时,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减速或者刹车,从而造成已有的动能被刹车装置的摩擦做功抵消,转化成热能浪费掉。
当前通常采用的储能技术,有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物理储能等等。但有的技术不成熟,损耗较高,有的依赖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有的成本太高,有的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限制了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公开了一种机械弹性储能驱动装置,它的结构如下:发动机通过第一离合器与齿轮装配在一起,齿轮与涡簧外壁上的齿轮啮合,涡簧通过涡簧主轴与制动装置装配在一起,制动装置与第二离合器装配在一起,第二离合器与第二滑动齿轮装配在一起,第二轮系、涡簧和第二滑动齿轮装配在一起,第二离合器还与输入轴装配在一起,钢带式无级变速器通过输出轴与汽车刹车轮系装配在一起。
所述钢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如下:输入轴和第一V型轮装配在一起,第一V型轮通过钢带与第二V型轮装配在一起,第一液压系统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V型轮装配在一起,第二液压系统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V型轮装配在一起,第二V型轮与第一轮系装配在一起。
所述汽车刹车轮系的结构如下:输出轴与第一滑动齿轮装配在一起,第一滑动齿轮、刹车齿轮和前驱动装置装配在一起,第一滑动齿轮、刹车齿轮、前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汽车底盘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汽车的发动机和驱动装置之间加装一组涡簧储能驱动装置,汽车的发动机可以全程在最佳燃油燃烧转速区间内运转,燃油的化学能最大程度的转化成涡簧的弹性势能,并把汽车减速和刹车时消耗掉的动能也转化成涡簧的弹性势能,再由涡簧释放弹性势能,驱动汽车运动,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涡簧储能驱动示意图
图2为刹车储能示意图
图3为涡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涡簧,2-齿轮,3-第一离合器,4-发动机,5-钢带式无级变速器,6-钢带,7-第一V型轮,8-第一液压系统,9-第一联轴器,10-第二液压系统,11-第二联轴器,12-第二V型轮,13-第一轮系,14-第一滑动齿轮,15-刹车齿轮,16-前驱动装置,17-后驱动装置,18-汽车底盘,19-输出轴,20-第二轮系,21-第二滑动齿轮,22-第二离合器,23-涡簧主轴,24-制动装置,25-输入轴,26-汽车刹车轮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机械弹性储能驱动装置的结构如下:发动机4通过第一离合器3与齿轮2装配在一起,齿轮2与涡簧1外壁上的齿轮啮合,涡簧1通过涡簧主轴23与制动装置24装配在一起,制动装置24与第二离合器22装配在一起,第二离合器22与第二滑动齿轮21装配在一起,第二轮系20、涡簧1和第二滑动齿轮21装配在一起,第二离合器22还与输入轴25装配在一起,钢带式无级变速器5通过输出轴19与汽车刹车轮系26装配在一起。
钢带式无级变速器5的结构如下:输入轴25和第一V型轮7装配在一起,第一V型轮7通过钢带6与第二V型轮12装配在一起,第一液压系统8通过第一联轴器9与第一V型轮7装配在一起,第二液压系统10通过第二联轴器11与第二V型轮12装配在一起,第二V型轮12与第一轮系13装配在一起。
汽车刹车轮系26的结构如下:输出轴19与第一滑动齿轮14装配在一起,第一滑动齿轮14、刹车齿轮15和前驱动装置16装配在一起,第一滑动齿轮14、刹车齿轮15、前驱动装置16和后驱动装置17均安装在汽车底盘18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分为以下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业务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瓦斯器具的售后服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