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材料改性薄竹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3347.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侯伦灯;洪敏雄;苏团;叶江华;杨远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材料 改性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纳米材料改性薄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材料改性薄竹是用纳米TiO2改性薄竹。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材料改性薄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是将纳米TiO2经超声波分散得到的分散液来浸渍薄竹,清水漂洗、低温干燥、冷却、表面处理、裁边、检验、贮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材料改性薄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纳米材料: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白色粉末、纯度>99%、平均粒径5~10nm、比表面积210±10 m2/g;
2)超声波分散:配制浓度为0.5~1.5g/L的纳米TiO2水溶液,超声波功率300~2400W,超声分散时间10~15min、溶液温度20~25℃、纳米TiO2水溶液吸光度检测值0.7~0.8,其分散液稳定时间40~60min;
3)薄竹:薄竹为原竹经锯解开片、竹条漂白或炭化、干燥、精刨、涂胶、组坯、热压、刨切工艺加工而成;薄竹厚度为0.1~0.8mm,含水率8%~10%;
4)浸渍:按薄竹与纳米TiO2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0~50浸渍60~120 min、浸渍压力0.10~0.45MPa、纳米TiO2负载率为1.0~2.0%;
5)清水漂洗:浸渍工序完成后用清水漂洗薄竹至表面清洁;
6)低温干燥:薄竹通过辊筒干燥机将终含水率降到5~12%,干燥温度60~80℃,辊筒转速为600~1000 n/min;
7)冷却:将改性薄竹放置自然状态下冷却;
8)表面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表面缺陷进行修补;
9)裁边:按产品规格进行裁边;
10)检验与贮存:根据相关标准对产品的外观质量与性能进行检验后贮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3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