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576.4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珏;马洪亮;王英霞;王雄;王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F01M11/08;F02B5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发动机 强制 风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转子发动机按冷却形式不同,可分为气冷、水冷、油冷;而转子的冷却多采用自然风冷、混合气冷却,该两种方式结构较简单紧凑,但自然风冷冷却效率较低,混合气冷却影响发动机性能;现也有采用强制风冷的,例如英国ALVIS UAV ENGMES LTD制造的AR741,它是一种单转子气冷式转子发动机,包括第一缸盖40’第二缸盖50’和缸体60’,转子的冷却采用单独进气由离心风扇进行强制空气冷却。其冷却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前的冲压空气通过发动机内部转子的冷却通道(R-R)以及发动机周围的辐射状散热片(H-H)强制流向螺旋桨前部的低压区,在第二缸盖的下部有离心风扇80’,加强冷却和抽吸。采用此种冷却方法的发动机要装配合适的封闭冷却罩70’,保证转子和散热片都有足够的空气进行冷却,这样采用此方法对冷却罩的要求较高。而且冷却后的混合气直接排出,也会带走滑油,导致滑油消耗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以解决对冷却罩的要求较高和润滑油消耗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包括气道部件,气道部件包括作为进气通道的第一气道和作为出气通道的第二气道,第一气道设置在转子发动机的第一缸盖的缸壁内,第二气道设置在第二缸盖的缸壁内;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相连通;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的出风口与第一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三个连接端口,油气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风扇组件套设在转子发动机的主轴上。
进一步地,第一缸盖与缸体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气道通过第一通孔与转子发动机的转子内部的冷却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缸盖与缸体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气道通过第二通孔与转子发动机的转子内部的冷却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油气分离器的第二端口与转子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相连通,油气分离器第三端口与转子发动机的排气机构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气道,连接气道包括第三气道,第三气道的第一端与风扇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第三气道的第二端与第一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接气道还包括第四气道,第四气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气道相连通,第四气道的第二端与油气分离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缸壁上设置冷却气道,取代设置要求较高的封闭冷却罩,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冷却效率和转子发动机的功率;延长了转子发动机的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3,本发明转子发动机的强制风冷系统,包括:气道部件,气道部件包括作为进气通道的第一气道41和作为出气通道的第二气道51,第一气道41设置在转子发动机的第一缸盖40的缸壁内,第二气道51设置在第二缸盖50的缸壁内;第一缸盖40和第二缸盖50之间设置有转子,第一气道41通过转子与第二气道51相连通;风扇组件20,风扇组件20的出风口与第一气道41相连通。通过在缸壁上设置冷却气道,取代设置要求较高的封闭冷却罩,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冷却效率和转子发动机的功率;延长了转子发动机的寿命。
参见图3,还包括油气分离器30,油气分离器30包括三个连接端口,油气分离器30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气道51相连通;油气分离器30的第二端口与转子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相连通,油气分离器30第三端口与转子发动机的排气机构相连通。在冷却气体流出第二缸盖50之后,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器30,从混合气中分离出的滑油过滤后引回到进气道,用来润滑径向密封件;带少量润滑油的冷却气体(空气和未被分离出的少量润滑油的混合物)经排气管排出,转子的热量被空气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长型直线轴承
- 下一篇:一种提高造纸法薄片抽吸品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