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铬毒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掺杂CeO2包覆的LaNi0.6Fe0.4O3-δ阴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6655.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朱新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化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掺杂 ceo sub lani fe 阴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掺杂CeO2包覆的LaNi0.6Fe0.4O3-δ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降低电池工作温度的重要性。若能将电池工作温度降低到中温(700~800℃),则能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减小热应力,延长电池寿命,还可使用廉价的金属合金作为电池的双极板材料。在各种金属合金中,含Cr金属合金因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电子电导率和热导率高、机械稳定性高、耐高温以及抗氧化等优点而成为最有前景的双极板材料。在阴极氧化气氛下,由于Cr优先被氧化为三氧化二铬Cr2O3(固态)而在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致密保护膜。但是,当将含Cr金属合金用于SOFC的双极板时,高价态Cr化合物的挥发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如在阴极侧的氧化气氛下,特别是在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Cr基合金容易生成高挥发性的三氧化铬CrO3(气态)和铬酸CrO2(OH)2(气态)等。Cr的挥发不但会加速Cr2O3氧化膜的生长,而且会造成Cr向多孔阴极的扩散。当有电流通过时,在阴极/电解质界面处高价态的Cr化合物被还原为Cr2O3,一方面低导电性的Cr2O3的生成与聚集会降低SOFC的电输出性能,另一方面CrO3和Cr2O3与阴极材料如(La,Sr)MnO3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绝缘的尖晶石相(Cr,Mn)3O4(s),同样会使电池的性能急剧下降,这就是阴极的“Cr中毒”现象。因此,SOFC阴极材料的抗Cr毒化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文献检索发现,S.P.Jiang等人发表《La(Ni,Fe)O3as a cathode material with high tolerance to chromium poisoning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抗铬毒化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Ni,Fe)O3)一文,见《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电源技术)170(2007)61-66。该文介绍:采用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LaNi0.6Fe0.4O3-δ和(La0.8Sr0.2)0.9MnO3两种阴极材料,并研究了其在和Fe-Cr合金连接体直接接触时的性能。研究表明LaNi0.6Fe0.4O3-δ具有比(La0.8Sr0.2)0.9MnO3更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在LaNi0.6Fe0.4O3-δ表面和LaNi0.6Fe0.4O3-δ/YSZ界面上有少量的Cr沉积,因此LaNi0.6Fe0.4O3-δ是很有潜力的抗Cr毒化SOFC阴极材料。作者曾应用低温燃烧法合成LaNi0.6Fe0.4O3-δ极材料,与ScSZ(Sc0.1Zr0.9O1.95)电解质做成双电极对称体系,测试阴极材料在和Fe-Cr合金直接接触的条件下,于750℃开路条件下长时间运行时,Fe-Cr合金对LaNi0.6Fe0.4O3-δ阴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750℃时阴极极化电阻由开始的0.70Ω·cm2增加到370h的42.86Ω·cm2。SEM发现,LaNi0.6Fe0.4O3-δ/ScSZ界面上沉积出低导电性的Cr2O3,减缓活性粒子在三相界面的扩散,增加了阴极极化电阻,因此,作为抗铬毒化的阴极材料,LaNi0.6Fe0.4O3-δ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烟吸取器
- 下一篇:电动机机座加工装夹自调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