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618.1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显鹏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115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型覆壳 铸造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铸造模具,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纯金属模具、普通砂型模具、蜡模,纯金属模具仅可适用于低温合金(800度以下熔点)铸造,无法应用于高温合金材料的浇注,而且由于纯金属模溶液冷却速度太快,无法同时应用多模,生产效率非常低;纯金属模具散热太快,不适用于大面积的薄铸件,因为金属溶液未流到模具深部就凝固成型;在铸造时溶液的高温会对纯金属模具造成热冲击,无法保证纯金属模具的使用寿命;在工件表面要求细部刻画(字头、图案)时纯金属模具是无法做到的。普通砂型模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强度过大,每铸造一次就要重新制作模具,属于一次性的模具,增加了劳动强度的同时生产效率也根本上不去,而且必须要占用大量平整的地面,沙尘遍布车间,生产环境极其恶劣,每次浇注都会产生很多砂眼,铸件的粗糙度和精度无法保证,废品率较高。最后对于蜡模,其缺点就是工艺过于复杂,制作周期长,同时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经常达不到要求。
以上三种模具只有纯金属模具所具有的优点多,适合于广泛应用,但是基于纯金属模具具有较多的缺点,因此必须要克服掉。所以必须要开发一种即可铸造低温合金又可铸造高温合金、实现多模连续生产、可铸造薄铸件、使用寿命长、铸件表面粗糙度及精度较高的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同时依据本模具引出一种全新的铸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实现多模连续生产、适用范围广的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以及利用这种模具的铸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包括金属型本体,所述金属型本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树脂砂壳,该树脂砂壳的外表面贴合于金属型本体的内表面,而树脂砂壳的内部则为和铸件形状相吻合的浇注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砂壳对应铸件中肥厚的部分设有冒口砂壳。
进一步地,所述冒口砂壳由多层砂壳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冒口砂壳处设有单独的浇注口。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型本体内表面开设有排气槽。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槽有多个,多个排气槽之间相连通,所述排气槽还与所述金属型本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砂壳为覆膜砂、呋喃树脂自硬砂、水玻璃砂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的铸造方法,包括:
A、制造金属型本体,并制造树脂砂壳;
B、将所述树脂砂壳贴合于所述金属型本体内部,所述树脂砂壳的内部为和铸件形状相吻合的浇注内腔;
C、向所述树脂砂壳的浇注内腔中浇入熔化的铸造材料;
D、待铸造材料凝固后,拆开金属型本体,并清除树脂砂壳。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E、向金属型本体内装入新的树脂砂壳,返回步骤C。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制造树脂砂壳时,对于需要降低铸件冷凝速度的部分,增加对应该部分的树脂砂壳的厚度;对于需要增加铸件冷凝速度的部分,减小对应该部分的树脂砂壳的厚度。
本发明的金属型覆壳铸造模具不但适合低温合金的铸造,而且由于应用了树脂砂壳,还可以扩大应用于高温合金材料的浇注,并且实现了多模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由于金属型散热太快,不适用于大面积的薄铸件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利用树脂砂壳铸造很薄的铸件。对于铸件中肥厚的部分可以设置冒口砂壳,并可配合单独的浇涛口解决铸件产生缩孔及缩松问题。另外,树脂砂壳可以阻止溶液高温对金属模具的热冲击,保护金属模具,实现金属模具的长久重复使用。在铸件表面要求细部刻画(字头、图案)时,本发明可大幅提高铸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另外,相对于普通砂型模具,本发明可降低劳动强度,避免反复填砂,占地面积小,减少沙尘,改善生产环境。由于外部金属型本体的激冷作用提高了铸件的密度及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水平分型时暗冒口及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垂直分型时暗冒口及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槽,2.排气孔,3.冒口砂壳,4.金属型本体,5.树脂砂壳,6.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显鹏,未经陈显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磁高温测试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座椅零件动静态等效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