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异超细复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324.2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花;沈国军;任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2 | 分类号: | D04H1/42;D04H1/4291;D04H1/4258;D04H1/4242;D04H1/49;D04H1/498;D04H1/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4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异超细 复合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异超细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物质:
裂片型超细纤维 10~30份、竹碳改性聚丙烯纤维20~30份、粘胶纤维 30~40份和高收缩纤维 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异超细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桔瓣型纤维25~30份、竹碳纤维20~25份、粘胶纤维30~35份和高收缩纤维15~18份。
3.一种多异超细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
(1)、开松混合:将各物质相互叠加在一起,用直径60cm的角钉打平开松混合;
(2)、多仓位混合:通过有8根不同大小的罗拉输入到8个仓位进行充分混合,每根罗拉的转速在每分钟600~800转,形成棉层;
(3)、自动匀整:通过8只匀整器自动测量棉层厚度反馈给电脑PLC进行所需要的参数自动进行调整达到织物纵横的均匀度,均匀度为1%~3%,每只匀整器的宽度为37.5cm,形成织物;
(4)、梳理成网:织物先进入预梳理单元对织物进行预处理,预梳理单元有4组工作辊与一个直径为1米的胸锡林组成1:8的速比,再进入梳理主单元进行对织物的充分梳理,通过离心力互相转移,梳理主单元有5组工作辊与一个直径为1.5米的主锡林组成1:10的速比;
(5)、交叉铺网:将梳理成网的织物进行交叉式铺叠来提高织物的均匀性和强度,交叉铺网是以“Z”字型的方式折叠铺设;
(6)、水刺:将步骤(5)处理好的织物,进行预湿→主刺→反刺→再次主刺→再次反刺→平刺;预湿时的压力为25bar~60bar,主刺时的压力为80bar~130bar,反刺时的压力为100bar~160bar,再次主刺时的压力为120bar~150bar,再次反刺时的压力为100bar~150bar,平刺时的压力为40bar~100bar;
(7)、热处理:经步骤(6)后湿态下的织物进入抽吸式烘筒进行热风循环处理将织物烘干,热处理烘筒的温度为130℃~165℃, 时间为每分钟10~28m/min;
(8)、热轧成型;将水刺烘干后的织物送到温度为150℃~170℃压辊间利用该辊对纤维进行热轧成型所需的厚度范围,厚度为0.3mm~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异超细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
(1)、开松混合:将各物质相互叠加在一起,用直径60cm的角钉打平开松混合;
(2)、多仓位混合:通过有8根不同大小的罗拉输入到8个仓位进行充分混合,每根罗拉的转速在每分钟650~750转,形成棉层;
(3)、自动匀整:通过8只匀整器自动测量棉层厚度反馈给电脑PLC进行所需要的参数自动进行调整达到织物纵横的均匀度,均匀度为1%~3%,每只匀整器的宽度为37.5cm,形成织物;
(4)、梳理成网:织物先进入预梳理单元对织物进行预处理,预梳理单元有4组工作辊与一个直径为1米的胸锡林组成1:8的速比,再进入梳理主单元进行对织物的充分梳理,通过离心力互相转移,梳理主单元有5组工作辊与一个直径为1.5米的主锡林组成1:10的速比;
(5)、交叉铺网:将梳理成网的织物进行交叉式铺叠来提高织物的均匀性和强度,交叉铺网是以“Z”字型的方式折叠铺设;
(6)、水刺:将步骤(5)处理好的织物,进行预湿→主刺→反刺→再次主刺→再次反刺→平刺;预湿时的压力为30bar~40bar,主刺时的压力为90bar~110bar,反刺时的压力为120bar~140bar,再次主刺时的压力为120bar~130ba,再次反刺时的压力为115bar~135bar,平刺时的压力为50bar~70bar;
(7)、热处理:经步骤(6)后湿态下的织物进入抽吸式烘筒进行热风循环处理将织物烘干,热处理烘筒的温度为130℃~150℃, 时间为每分钟10~15m/min;
(8)、热轧成型;将水刺烘干后的织物送到温度为165℃~170℃压辊间利用该辊对纤维进行热轧成型所需的厚度范围,厚度为0.35mm~0.6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3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