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果酸-3’-取代丙醇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1089.2 申请日: 2011-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5827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李霞;白雪;吴科;王裕军;石万棋;李颖;尹述凡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J63/00 分类号: C07J63/00;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酸 取代 丙醇 衍生物 合成 肿瘤 活性 研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熊果酸的衍生物、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熊果酸衍生物的用途。是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熊果酸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疗效更好的熊果酸的衍生物。

背景技术

抗肿瘤作为当今时代医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吸引着无数的热血学者去探索、研究。熊果酸(Ursolid Acid,简称UA)即3β-羟基-熊果-12-烯-28-酸(3β-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属于五环三萜类天然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如杜鹃花科植物雄果的叶、果实,玄参科植物毛泡桐的叶,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龙胆科植物湿生蕾、木樨科植物女贞的叶,紫威科植物毛子草的地上部分等多种不同科、属植物中、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研究表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当然,抗肿瘤活性是其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之一。熊果酸不仅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而且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副作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至今仍未发现既能抗肿瘤又能保护正常肝细胞的药物,而熊果酸具有保肝、抗肝炎作用,因此熊果酸有望以低毒抗肿瘤药物来弥补这一空缺。日本科学家早在1990年就提出熊果酸将成为最有希望抗癌的药物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突变作用、细胞毒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形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Young[12]等以Ames试验研究熊果酸的抗突变作用,发现熊果酸可以对抗致癌物质如苯并芘、黄曲霉素B1诱发的基因突变。Ohigashi[13]等以抗TPA诱导的Raji细胞EBA-EA活化试验模型来筛选皮肤癌促癌物的抑制剂。沈红梅[14]等对乌梅的主要成分熊果酸进行的HL-60体外实验表明,熊果酸具有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作用。

熊果酸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根据Lee[15]等用熊果酸进行的多种癌细胞系的细胞病毒试验的研究结果,发现熊果酸对P-388和L-1210白血病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且LD50均小于4mg/mol;对KB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HCT-8、乳腺癌细胞MCF-7显示边缘细胞毒作用。Kim[16]等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熊果酸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熊果酸对所测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且熊果酸对T淋巴细胞瘤Jurkat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Li[17]等用熊果酸对人结肠癌HCT-15细胞株进行实验,在48h和60h发现细胞数明显减少。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受基因调控的一种主动性细胞自杀过程,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消退关系密切,具有独特的生化和形态特征。Baek[18]等研究表明熊果酸能明显抑制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诱导HL-60细胞凋亡。黄炜[19]等的研究表明,熊果酸可以降低PGCL3细胞增殖能力。Kim[16]等对经熊果酸处理过的SNU-1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经熊果酸处理过的HL-60细胞进行琼脂糖凝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NU-1细胞和HL-60细胞在持续接触一定时间后均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Kim[16]等在对熊果酸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熊果酸能促进人肝癌(HepG12)细胞凋亡,降低HepG12细胞活力。张秋萍[20]等也研究表明,在40μmol/L的熊果酸作用下,K562细胞呈现凋亡现象,同时伴有细胞内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升高,Caspase-3被剪切活化,导致DNA损伤和断裂。

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至关重要的病理过程,事实证明,血管再生是实体瘤的增长和转移灶形成的重要因素[21],而在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是其关键步骤。Sohn[22]等以鸡胚胎绒毛试验模型进行的熊果酸抗血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熊果酸是很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王杰军[23]的研究表明:137.06~1096.5μmol/L的熊果酸对VE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熊果酸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或类似的核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