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雌激素受体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1822.0 | 申请日: | 200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赖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07K14/705;C07K17/00;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12;C12Q1/68;A61K39/395;A61P35/00;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杨颖;张一军 |
地址: | 美国内布***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雌激素 受体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80007467.8(PCT/US2005/007857),申请日为2005年3月1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雌激素受体和使用方法”的分案申请。
继续申请数据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4年3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0/552,067和2005年1月13日提交的60/643,469的利益,其每篇都在这里引作参考。
政府资助
本文所述的发明是在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资助号CA84328的支持下完成的。美国政府享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发明背景
雌激素是在卵巢、睾丸和可能的肾上腺皮质中形成的类固醇化合物的总称。雌激素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乙基己烯雌酚、己烯雌酚二磷酸酯、己雌酚、聚磷酸雌二醇、溴苯雌酚、氯烯雌醚、己二烯雌酚、二乙基己烯雌酚、丙甲雌酚、双醋羟雌酮、6,9-去氢马烯雌酮、马烯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酮、乙炔雌二醇、美雌醇、mexestrol、雌三醇环戊醚和炔雌醚。雌激素调节生殖组织和乳房、心血管、骨、肝和脑组织中的多种生理过程。雌激素也用在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其它用途包括,缓解绝经的不适,抑制泌乳,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先兆流产和各种功能性卵巢病症。抗雌激素药被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前列腺癌。
雌激素的作用由雌激素受体介导。在1986年克隆了首个雌激素受体(ER)(Green等,Nature,320:134(1986)和Greene等,Science,231:1150(1986))。在1995年之前,认为仅有一个负责天然的和合成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药的所有生理和药理作用的雌激素受体。然而,在1995年,克隆了第二个雌激素受体(Kuiper等,PNAS,93:5925(1996))。发现的首个雌激素受体现在称作雌激素受体-α(ER-α),而第二个雌激素受体称作雌激素受体-β(ER-β)。
ER-α和ER-β共有共同的结构体系(Zhang等,FEBS Letters,546:17(2003)和Kong等,Biochem.Soc.Trans.,31:56(2003))。二者都由3个独立的但是能相互作用的功能结构域组成:N-末端A/B结构域、C或DNA-结合结构域和D/E/F或配体-结合结构域(图1)。ER-α的N-末端结构域编码独立于配体的激活功能(AF-1),即参加与辅激活物的相互作用和靶基因的转录活化的区域。DNA-结合结构域或C结构域含有2个锌指结构,其在受体二聚化和与特定的DNA序列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C-末端D/E/F结构域是一种配体-结合结构域,其能介导配体结合、受体二聚化、核转位和配体-依赖性的反式激活功能(AF-2)。AF-1和AF-2对转录控制的相对贡献以细胞特异性的和DNA 启动子特异性的方式变化(Berry等,EMBO J.,9:2811(1990)和Tzukerman等,Mol.Endocrin.,8:21(1994))。
已经表明,缺少ER-α基因的全长基因产物的前173个氨基酸的46-kDa ER-α同种型(A/B或AF-1结构域),源自跳过外显子1的ER-α基因的可变剪接(Flouriot等,EMBO J.,19:4688(2000))。该可变剪接事件会产生mRNA,其在有利于翻译起始的Kozak序列内具有与原始可读框的剩余部分符合读框的AUG。因此,ER-α的该新同种型称作ER-α46,而原始同种型称作ER-α66(Flouriot等,EMBOJ.,19:4688(2000))。ER-α46形成同二聚体,并结合雌激素反应元件(ERE),且它也可以与ER-α66形成异二聚体(Flouriot等,EMBO J.,19:4688(2000))。与ER-α66同二聚体相比,ER-α46同二聚体表现出更高的对ERE的亲和力。而且,ER-α46/66异二聚体比ER-α66同二聚体优先形成,且ER-α46竞争地起作用,以抑制由结合了配体的-ER-α66的AF-1结构域介导的反式激活,但是不影响AF-2-依赖性的反式激活(Floutiot等,EMBO J.,19:4688(2000))。因此,认为ER-α46是天然产生的ER-α同种型,其调节由ER-α66的AF-1结构域介导的雌激素信号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赖顿大学,未经克赖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