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2369.5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之明;赵根海;张腊梅;袁成凌;贡国鸿;王丽;王鹏;吴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C3/10 | 分类号: | C11C3/10;C11C3/04;C11B7/00;C10L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来源 不饱和 脂肪酸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产油微生物发酵提取的微生物油脂,经转酯反应得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
(2)向步骤(1)的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中加入1-8倍体积的萃取剂,充分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 -45℃,静置8-12h,固、液相抽滤分离;
(3)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继续降温至-50℃- -90℃,静置5-10h,固、液相抽滤分离;
(4)将步骤(3)得到的液相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
(5)将步骤(2)、(3)抽滤所得的固相合并,即为微生物柴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萃取剂为乙醇、正己烷、石油醚、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 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与萃取剂混合物后的冷却结晶温度为-25℃- -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来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与萃取剂混合物后的冷却结晶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3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手动起桩机
- 下一篇:一种MOS管的自适应串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