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再生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6983.9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再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热泵(10)、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溶液槽(12)、泵(17)和风机(19)等组成,其中,热泵由压缩机(13)、膨胀阀(16)、蒸发器(15)和冷凝器(14)等组成,泵(17)驱动溶液槽(12)中的溶液(40)经过冷凝器(14)再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再落入溶液槽(12),风机(19)驱动空气(30)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再经过蒸发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18),空气(30)从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出来后,先经过散装置(18),再经过蒸发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30)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后一部分排出,另一部分再经过蒸发器(15),经过蒸发器(15)的空气与从外界补充的空气混合进入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14)与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合二为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含有空气热回收装置(20),空气(30)先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再经过空气热回收装置(20)的一侧,再经过蒸发器(15),然后再经过空气热回收装置(20)的另一侧,最后再进入气液热质交换装置(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15)被第二蒸发器(52)替代,同时增加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53),第二泵(54),水槽(55),第二泵(54)驱动水槽(55)中的水(60)通过第二蒸发器(52),再通过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53),最后落入水槽(55),风机(19)驱动空气(30)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11),再经过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10)由热水/溶液换热器(74)和冷水/空气换热器(75)替代,泵(17)驱动溶液(40)通过热水/溶液换热器(74),再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11),再落入溶液槽(12),风机(19)驱动空气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11),再落入溶液槽(12),风机(19)驱动空气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11,再经过冷水/空气换热器(74)。
8.一种溶液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空气(1)先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过程与被加热的溶液进行热质交换,空气被加热加湿,变为热湿空气(2),溶液被浓缩,热湿空气2再经过冷却过程被冷却除湿变为空气(1),加热溶液所需要的热量来自热泵的冷凝热或其它热源,冷却热湿空气(2)所需的冷量来自同一热泵的蒸发器或其它冷源。
9.根据权务要求8所述的溶液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湿空气(2)先经过热交换过程被冷却变为冷却空气(3)后,再经过冷却除湿过程变为除湿空气(4),然后再经过热交换过程与热湿空气(2)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变为空气(1),最后与溶液进行热质交换变为热湿空气(2)。
10.根据权务要求8所述的溶液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的冷热平衡的调节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之一或其组合来调节:再生器与除湿器间交换的溶液流量、空气对外界的散热量和排入大气的热湿空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9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