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再生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6983.9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再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再生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溶液的再生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除湿属于开式循环,其再生是除湿的逆过程。
常规的液体除湿再生也采用开式循环,即空气与除湿液接触,空气被加热加湿,除湿液得到浓缩,热湿空气排至大气。
当室外空气湿度较高时,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对溶液进行再生,对放置在室内再生装置而言,往往需要从室外引入空气,又向室外排气,导致系统复杂,某些场合,如地下矿井,隧道等,大型建筑,往往难于布置风管从大气抽取空气和向大气排放空气。
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闭式的除湿溶液再生系统及方法,不依赖于环境空气的湿度,同时又可利用较低的热源温度对溶液进行再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溶液再生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溶液再生装置,装置由热泵、气液热质交换装置、溶液槽、泵和风机组成,其中,热泵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泵驱动溶液槽中的溶液经过冷凝器再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再落入溶液槽,风机驱动空气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再经过蒸发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装置,空气从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出来后,先经过散装置,再经过蒸发器。
进一步地,空气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后一部分排出,另一部分再经过蒸发器,经过蒸发器的空气与从外界补充的空气混合进入气液热质交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器与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合二为一。
进一步地,装置还含有空气热回收装置,空气先经过气液热质交换装置,再经过空气热回收装置的一侧,再经过蒸发器,然后再经过空气热回收装置的另一侧,最后再进入气液热质交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发器被第二蒸发器替代,同时增加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第二泵、水槽、第二泵驱动水槽中的水通过第二蒸发器,再通过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最后落入水槽,风机驱动空气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再经过第二气液传质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泵由热水/溶液换热器和冷水/空气换热器替代,泵驱动溶液通过热水/溶液换热器,再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再落入溶液槽,风机驱动空气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再落入溶液槽,风机驱动空气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装置,再经过冷水/空气换热器。
一种溶液再生方法,该方法为:空气先经过气液传质传热过程与被加热的溶液进行热质交换,空气被加热加湿,变为热湿空气,溶液被浓缩,热湿空气再经过冷却过程被冷却除湿变为空气,加热溶液所需要的热量来自热泵的冷凝热或其它热源,冷却热湿空气所需的冷量来自同一热泵的蒸发器或其它冷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湿空气先经过热交换过程被冷却变为冷却空气后,再经过冷却除湿过程变为除湿空气,然后再经过热交换过程与热湿空气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变为空气,最后与溶液进行热质交换变为热湿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泵的冷热平衡的调节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之一或其组合来调节:再生器与除湿器间交换的溶液流量、空气对外界的散热量和排入大气的热湿空气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不依赖于环境的空气条件,如温湿度;
2、可以利用较低温度和热源;
3、可以利用常规压缩式热泵系统产生的热和冷联合对溶液进行再生;
4、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系统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
5、本发明易与常规空调系统配套使用,如直接放置在空调箱附近的室内而无需连接风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图2为带有散热器的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图3为带有少量排气的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图4为带有空气热回收器的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图5为带有空气热回收器和散热器的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图6为热泵溶液再生装置的第二种形式;
图7为热泵溶液再生装置的第三种形式;
图8为冷水/热水联合驱动的溶液再生装置;
图9为与图1对应的溶液再生过程焓湿图;
图10为与图2对应的溶液再生过程焓湿图;
图11为图4的对应的溶液再生过程焓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兴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