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可君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853.7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储刚;林辉;王正泽;霍立茹;曾滢;章郑俊;范婧;习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06 | 分类号: | C07D27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可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高纯度药用利可君的工艺。
背景技术:
血液系统疾病是临床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是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慢性系统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利可君(Ⅰ)是治疗和预防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目前公开的工艺有CN1872844A、CN1810791A,该两篇专利文献在合成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时,反应时间较长,都在10h左右,且都是通过减压蒸馏蒸除反应溶剂获得,一方面导致操作复杂化,成本增高,另一方面,本发明人通过重复试验发现含有大量的苯乙酸乙酯残留,其再进行下一步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反应获得利可君产品时,检验发现含有超过0.1%的甲酯杂质(Ⅱ),不符合药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高纯度药用利可君的工艺求,控制产品无甲酯杂质(Ⅱ)产生,符合药用要求,工艺操作简单化,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对苯乙酸乙酯和甲酸乙酯缩合反应的缩合剂和缩合溶剂以及纯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选取异丙醚或甲基叔丁基醚作为反应溶剂,叔丁醇钠和叔丁醇钾作为缩合剂,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仅需4-6h),使得反应终点的判断更直观,反应相比现有的条件更加彻底,再经过萃取,酸化和低温析晶操作,获得纯度大大优于现有减压蒸馏工艺获得的中间体,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利可君,特别是成功避免了甲酯杂质(Ⅱ)的生成。
本发明提供的利可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苯乙酸乙酯和甲酸乙酯在适量的醚类溶剂中,在叔丁醇的碱金属盐作为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液经水-醚类溶剂萃取纯化、酸化、析晶,制得高纯度的固体中间体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
步骤(b):将上述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含水类混合溶剂系统中反应制得高纯度的利可君。
其中所述的醚类溶剂选自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缩合剂选自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的一种或其组合。
苯乙酸乙酯和甲酸乙酯的摩尔比例为0.8~1.1,苯乙酸乙酯和缩合剂的摩尔比例为1.0~2.0。缩合反应的温度为5~30℃,反应时间为3~8h。
所述的酸化为酸化后溶液pH值为1.0~2.0。
所述的析晶是在0~5℃环境下析出结晶。
所述含水类混合溶剂系统为含水的丙酮系统,优选为水-丙酮的比例为2:1。
在上述步骤(b),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也并不会导致甲酯杂质(Ⅱ)的生成。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步骤(a)中,反应完毕的指示现象是出现白色浑浊液,该现象非常明显,而在已有文献报道的制备方法中,均无此现象出现,作为监控终点的制备需要采用TLC获HPLC等额外的手段,本发明可使操作简单化。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利可君原料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单杂不超过0.1%,总杂不超过0.3%,主要活性成分异构体含量大于95%。最为主要的是,本产品与现有文献制备得到的产品对比显著不同的是,不再含有甲酯杂质(Ⅱ)。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避免了有减压蒸馏工艺,使工艺操作简单化,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
在50 L反应釜中,加入异丙醚35L和叔丁醇钠(586g,6.1mol),开启搅拌,混合均匀。水浴冷却,控制内温10℃以下,称取混合均匀。滴加苯乙酸乙酯1500g(9.15mol)和甲酸乙酯725g(9.80mol)的混合液,控制内温低于10℃。滴加完毕,升温,控制内温15℃,保温反应5小时,反应液最终为乳白色混悬液,加20L纯化水,溶解,用异丙醚20L萃取2次,取水相,用稀盐酸调pH值为1.0,降温至0-5℃析晶,获得1350g,收率76.8%。熔点:58.6-60.7 ℃。1H-NMR(300MHz,DMSO-d6):δ:10.95(1H,s,CHO)、7.86(1H,s,Ar-CH)、 7.26 (5H,m, Ar-H)、 4.10(2H,m,CH2)、1.20(3H,m,CH3)。
实施例2: 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颜色定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光学式水质氨氮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