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738.1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军;刘伟;莫建松;吴忠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2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化床 烟气 联合 脱硫 工艺 | ||
1.一种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氨还原剂、除尘后的烟气分别进入脱硫吸附区,烟气中的SO2与含氨还原剂反应生成高粘性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被来自SCR反应区的SCR催化剂颗粒吸附脱硫,吸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后的SCR催化剂从脱硫吸附区沉降分离,送去催化剂脱硫再生和活化处理;
2)脱硫后的烟气进入SCR反应区,在氨气还原剂和SCR催化剂的作用下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硫脱硝后的烟气进行催化剂回收处理后排出,回收处理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进行催化剂脱硫再生和活化处理后,循环至SCR反应区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氨还原剂为能在70℃以上释放气态氨的可溶性铵盐或有机态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氨还原剂为氨水、碳酸铵或尿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吸附区内的反应条件为:进入流化塔内、未与含氨还原剂混合的烟气的温度为200~70℃、气速为3~8m/s,脱硫吸附区停留时间1~2s,SCR反应区停留时间为1~3s;脱硫吸附区固含量为20~40kg/m3;SCR反应区固含量为10~20kg/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含氨还原剂的喷入量为以氨计:NH3/SO2摩尔比为1~2,NH3/NOx摩尔比为0.6~1.5,总NH3/(SO2+NOx)摩尔比为1~3.5;氨水的浓度为4%~25%,其它含氨还原剂折算为氨水的浓度为4%~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R催化剂为颗粒状,颗粒直径为60~20目,密度为1.5~3g/m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CR催化剂的组成为:Mn/Ce~Al2O3/ZrO2/TiO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再生方法为水洗再生、酸液处理再生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的活化方法是将经过脱硫再生的催化剂先在80~110℃干燥2~3h,再于200~450℃条件下焙烧1~3h。
10.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装置,包括还原剂喷射系统、流化反应塔、脱硫再生池、催化剂活化系统和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反应塔底部分别与还原剂喷射系统、脱硫再生池连接,所述的流化反应塔的顶部与催化剂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的催化剂回收装置的底部出口连接至脱硫再生池;所述的脱硫再生池的出口与催化剂活化系统连接,所述的催化剂活化系统的出口连接至流化反应塔的上部;所述的流化反应塔内部包括位于下部的脱硫吸附区和位于上部的SCR反应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7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