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9578.2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6/1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邢雪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尘室中的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科技产业中,由于对产品的精密程度要求极高,因此必须在无尘、无污染且恒温恒湿的无尘室环境中进行产品制造及加工等作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图1为公知一种无尘室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的无尘室100是利用外气空调装置102来控制进入无尘室100内的气体的温度及湿度。详细来说,外气空调装置102具有入气口101以及出气口103,并包括第一过滤单元110、温度调节单元120、加湿单元130、温度调节单元140、送风单元150以及第二过滤单元160。当外界气体由入气口101进入外气空调装置102内后,会先经由第一过滤单元110初步过滤杂质,并通过温度调节单元120将通过过滤单元110的气体预冷却或预加热,再利用加湿单元130所喷洒出的水气提高气体的湿度。由于在加湿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会大幅降低,因此在进行加湿后需再通过温度调节单元140对气体进行加热,以使气体达到目标温度,然后再通过送风单元150将此气体g往出气口103送,使气体g在通过第二过滤单元160后,可经由出气口103输送至无尘室100内。
由上述可知,公知需利用外气空调装置102对欲输送无尘室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加热,以使气体达预定的温度及湿度。然而,此种做法的耗能需求量大,不但增加工艺成本,也难以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以节省维护无尘室的耗能费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湿度调节系统,适用于无尘室中,此无尘室包括机台工作区与外围区,其中外围区环绕机台工作区,而机台工作区具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并通过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连通至外围区。此湿度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喷雾装置,配置于无尘室的外围区而邻近气体出口,用以提供雾气,以对自机台工作区流向外围区的气体进行降温及加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配置于该外围区而相对该高压喷雾装置邻近该气体出口,用以降温自机台工作区流向外围区的气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外气空调装置,用以提供外气至外围区,以使外气通过气体入口流入机台工作区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无尘室外,并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外围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外围区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单元,用以加热或冷却外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还包括加湿单元,适于提供水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无尘室的外围区而邻近气体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无尘室的机台工作区内而邻近气体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喷雾装置的工作压力介于10Kg/cm2至100Kg/cm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雾气的粒径小于100微米。
本发明是在无尘室的外围区内设置高压喷雾装置,以对机台在工艺中所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等焓加湿,因而无须耗费额外的能量来对气体进行加湿前的加热。
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无尘室的运转成本,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一种无尘室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300:无尘室;
101:入气口;
102、250:外气空调装置;
103:出气口;
110:第一过滤单元;
120、140、252:温度调节单元;
130、254:加湿单元;
150、256:送风单元;
160:第二过滤单元;
200、400:湿度调节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定量排出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电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