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613.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存记;张仁义;陈红波;郑英富;黄彩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跌落 电磁 继电器 | ||
1.一种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电磁部分和底座;所述电磁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架;所述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口部的内侧壁处设有能够与底座的四周侧面相配合的贴合面,形成外壳对装在底座上的电磁部分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定位;在外壳内设有与电磁部分相抵靠的凸部,该凸部从竖向压贴在电磁部分上,形成外壳对电磁部分在竖向方向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包括沿纵向设在外壳的壳腔的顶壁的第一凸筋,该第一凸筋设在对应于所述线圈架的头部的位置;所述线圈架的头部设有第一凸台;外壳的第一凸筋的底端与线圈架的第一凸台的顶端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还包括沿竖向设在外壳的壳腔的侧壁的第二凸筋,该第二凸筋设在对应于所述线圈架的尾部的位置;第二凸筋设有一台阶并使台阶面朝下;外壳的第二凸筋的台阶面与线圈架的尾部的顶端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为两个,两个第二凸筋分别对称设在以横向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外壳的壳腔的两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的台阶下方还设有垂直于纵向的第一限位面,该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与线圈架的尾部的侧面相配合,以防止电磁部分在外壳内沿着纵向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的末端还设有便于让电磁部分装入外壳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口部的内侧壁处还设有台阶,该台阶从竖向压贴在底座上,形成外壳对装在底座上的电磁部分在竖向方向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口部的内侧壁处还设有台阶,该台阶从竖向压贴在底座上,形成外壳对装在底座上的电磁部分在竖向方向进行定位。
9.一种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电磁部分和底座;所述电磁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和动簧衔铁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架;所述动簧衔铁部分包括动簧和衔铁;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内壁设有与动簧衔铁部分具有预置距离的凸部,该凸部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和横向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在线圈架的头部设有与动簧衔铁部分具有预置距离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纵向和横向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包括设在外壳的壳腔的顶壁中间的凸块,该凸块设在对应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动簧的中间的位置;外壳的凸块的底端与动簧衔铁部分的动簧的中间部分相配合,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还包括设在外壳的壳腔的顶壁的第三凸筋,该第三凸筋设在对应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尾部的位置;外壳的第三凸筋的底端与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尾部相配合,对动簧衔铁部分沿竖向方向向上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还包括沿竖向设在外壳的壳腔的侧壁的第四凸筋,该第四凸筋设在对应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尾部的位置;外壳的第四凸筋与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尾部的侧面相配合,对动簧衔铁部分在横向方向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头部的第一凸台的侧边设有垂直于横向的第二限位面,该第二限位面设在对应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的位置;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设有台肩;线圈架的第二限位面与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的台肩相配合,对动簧衔铁部分在横向方向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头部的第一凸台设有第三限位面,该第三限位面设在对应于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的位置;所述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设有斜侧面;线圈架的第三限位面与动簧衔铁部分的衔铁的头部的斜侧面相配合,对动簧衔铁部分在纵向方向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6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捻股自动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视节目播放方法、系统及电视机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