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082.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魁;刘建广;马学武;宋召霞;徐策;考松波;冷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5/10;C25D5/48;C25D1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g 卤素 铜箔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采用35μm HTE电解铜箔做阴极并以20m/min的速度运行,经过酸洗-粗化-固化-黑化-镀锌-钝化-硅烷处理-烘干的工艺步骤对铜箔的毛面进行粗化层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1)、酸洗:将电解铜箔浸入硫酸溶液中,以清除铜箔表面的氧化层;
2)、粗化: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添加剂T,混合充分后进入粗化槽进行电镀;
所述添加剂T 是一种混合添加剂,选自于邻菲罗啉、氯苯基吖啶、硫脲、糖精钠、钼酸钠、钨酸钠、硫酸亚锡、硫酸亚铁、硫酸钴、硫酸钛中的两种或多种;
3)、固化: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后泵入固化槽进行电镀;
4)、黑化:将络合剂、硫酸镍、硫酸锌分别溶解,在搅拌情况下将硫酸镍和硫酸锌加入络合剂中,混合充分后泵入黑化槽进行电镀;
所述的络合剂选自于焦磷酸钾、柠檬酸、柠檬酸氨、EDTA、酒石酸中的任意一种;
5)、镀锌:将焦磷酸钾和硫酸锌分别溶解,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将硫酸锌加入焦磷酸钾中,混合均匀后泵入镀锌槽中进行电镀;
6)、钝化:将硫酸铬、硫酸锌、硫酸钠、添加剂分别溶解,混合均匀后使用硫酸和氢氧化钾调节PH值,再泵入钝化槽进行电镀;
7)、硅烷处理: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和四乙氧基硅烷加入水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喷涂于铜箔表面;
8)、烘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工艺条件为
1)、酸洗:H2SO4 100-200 g/L,温度25-40 ℃,处理时间 4-5s;
2)、粗化:Cu2+ 10-25g/L,H2SO4 80-220g/L,添加剂T 5-150mg/L,温度20-35℃,电流密度20-50A/dm2,处理时间2-15s;
3)、固化:Cu2+ 40-75g/L,H2SO4 60-150g/L,温度40-65℃,电流密度20-50 A/dm2,处理时间8-25s;
4)、黑化:Ni2+ 0.1-2.5g/L,Zn2+0.05-1.5g/L,络合剂20-100g/L,温度20-55℃,电流密度0.5-10A/dm2,处理时间0.5-5s;
5)、镀锌:其中Zn2+ 1-7 g/L,K4P2O7 50-180 g/L,PH 8-11, 温度为 25-50 ℃,电流密度为0.50-1.5 A/dm2;处理时间0.5-5s;
6)、钝化: Cr3+ 1.0-3.0g/L,Zn2+ 0.5-2 g/L,Na2SO4 20-30 g/L,添加剂P 0.2-1.0 g/L,pH 4-5,温度 25-30℃,电流密度2.0-4.5A/dm2,处理时间4-5s;
7)、硅烷处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 0.2-0.4 %,四乙氧基硅烷(TEOS) 0.4-0.6%,PH 5-6,温度25-30℃,处理时间 2-3s;
8)、烘干:温度100-300℃,处理时间 2-10s。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处理的35μm铜箔在高Tg、无卤素板上的抗剥离强度大于1.5N/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0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