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082.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魁;刘建广;马学武;宋召霞;徐策;考松波;冷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5/10;C25D5/48;C25D1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g 卤素 铜箔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属于高精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铜箔是制造CCL(铜箔基板)及PCB(印刷电路板)的重要基础原材料。近年来,世界各种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得到高速发展,推动了PCB朝着多层化、薄型化、高密度化的新进展。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铜箔早已被形象的喻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对CCL及PCB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对铜箔的性能、环保等诸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PCB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环境、条件、方法已经不同于过去,技术的进步给材料应用带来一系列要求。例如,微小孔加工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孔壁质量,PCB制程采用更快的钻孔速度,会带来孔壁过热问题;多层板反复压合,由于基材与铜箔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可能会造成线路铜裂;板材加工过程中热风整平,以及元件焊接被无铅焊接工艺取代,经过多次热冲击后,易出现孔壁拐角铜裂及孔壁收缩等问题;高密度安装技术条件下,板材的尺寸稳定问题;环境安全对卤素阻燃剂的限制。鉴于此,各CCL厂致力于提高板材的耐热性,并降低CTE(膨胀系数)和无卤化。往往会采用高耐热性的高分子固化剂,配合多官能团树脂改性的环氧树脂使板材具有高Tg(玻璃化温度)和耐热性;另外添加适量的无机填料(常用硅微粉),来降低膨胀系数;使用无机阻燃剂(常用氢氧化铝)来替代卤素。在追求其高Tg、低CTE、无卤素的同时,使得基材树脂对铜箔的接合力降低,一般的FR-4上35μm(1OZ)铜箔的PS能够达到2.0N/mm(11.4 lbf/in),而Tg值在150左右的Halogen-free板上的PS值只能达到1.4 N/mm(8 lbf/in)左右。目前,国内铜箔的技术水平,大都能够满足中Tg 的无卤素板材使用水平,而应用在Tg170以上的板材,PS值还是不够,其技术难点在于低Rz的毛箔,山峰均匀而尖瑞,表面处理的粗化层向山谷生长,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环境友好特征。
电解铜箔的表面处理颜色,通常有红化、灰化和黑化三种代表色。其中黑化铜箔常用于FPC(柔性电路板)和EMI(电磁屏蔽,用于等离子电视(PDP),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对于占有CCL 90%以上市场的FR-4板来讲,板材的High Tg和Halogen-free十分普及,红化铜箔成为市场的主流,并有逐渐取代灰化铜箔的趋势。由于High Tg和Halogen-free板用铜箔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而这些进口的铜箔具有较深的压板背色以适应PCB生产时的AOI检测,在CCL和PCB生产商的思维中形成了特定的颜色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电解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旨在解决高Tg(Tg170)和无卤素板用红化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压板背色和环境友好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Tg、无卤素板用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
采用35μm HTE电解铜箔做阴极并以20m/min的速度运行,经过酸洗-粗化-固化-黑化-镀锌-钝化-硅烷处理-烘干的工艺步骤对铜箔的毛面进行粗化层处理。本发明是通过在粗化步骤中使用特殊的的混合添加剂,来改变粗化层结构形态,以达到提高抗剥离强度的目的。本发明的黑化步骤,采用超低浓度盐的溶液,电镀纳米超微细镍锌合金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有砷黑化的阻挡层作用。本发明采用三价铬钝化处理技术,避免了当前生产中的六价铬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本发明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酸洗:将电解铜箔浸入硫酸溶液中,以清除铜箔表面的氧化层;其中H2SO4 100-200 g/L,温度25-40 ℃,处理时间 4-5s;
2、粗化: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添加剂T,混合充分后进入粗化槽进行电镀;其中Cu2+ 10-25g/L,H2SO4 80-220g/L,添加剂T 5-150mg/L,温度20-35℃,电流密度20-50A/dm2,处理时间2-15s;
所述添加剂T 是一种混合添加剂,选自于邻菲罗啉、氯苯基吖啶、硫脲、糖精钠、钼酸钠、钨酸钠、硫酸亚锡、硫酸亚铁、硫酸钴、硫酸钛中的两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