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1490.2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博;郑忠辉;赵帅;杜培亮;徐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14 | 分类号: | C07D20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 氨基 乙基 甲基 吲哚 甲烷 磺酰胺 琥珀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文献相关的报道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专利公开号CN101092387A提供了用一种由4-氯丁醛和偏重亚硫酸钠反应制备4-氯丁烷-1,1-二磺酸钠,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得3-(2-氯乙基)-N-1H-吲哚-5-甲磺酰胺加相转移催化剂,与二甲胺反应,经萃取、脱色、精制舒马曲坦精品,再用溶剂加热溶解成盐后制得。该方法总收率29%。
2、专利WO2004099141报道,由N,N-二甲基-3-氯丙胺与原甲酸三乙酯经格氏反应制得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乙醇,再和4-肼基-N-甲基苯甲磺酰胺盐酸盐在多聚甲醛磷酸酯催化下环合后成盐得到产品。总收率15%以下。以上几种方法存在较多缺点,其中方法2制备化合物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乙醇,需用严格无水的格氏反应,且该化合物沸点高,难提纯该路线总收率低于15%。方法1虽然总收率比方法2高,但是该方法使用的起始原料4-氯丁醛不稳定,难以买到,且制备4-氯丁烷-1,1-二磺酸钠过程产生较多废水,在制备3-(2-氯乙基)-N-1H-吲哚-5-甲磺酰胺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稀盐酸、氨水、氯化钠水溶液和硫酸钠等,步骤较多,且产生大量三废,其制备的3-(2-氯乙基)-N-1H-吲哚-5-甲磺酰胺含量和收率较低。其制备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中使用了大量的二甲胺水溶液和贵重的碘化钾,所得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粗品含量和收率也较低。并且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与琥珀酸反应使用了有机溶剂,最终产品残留溶剂难以除去,严重影响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该方法路线长,操作复杂,产生大量三废,总成本高,产品安全性差,收率也较低,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的制备方法,其中间产物不经分离直接制备目标产物、工艺路线较短、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回收的溶剂可连续套用,三废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所述的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I)的制备方法,是先将3-(2-氨乙基)-N-甲基-1H-吲哚-5-甲烷磺酰胺化合物(III)在碳酸铵和甲醇存在下与甲 醛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不分离中间产物直接经钯/碳催化氢化还原制得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化合物(II);反应结束后,回收溶剂,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的粗品;粗品再经重结晶得到精制品后,将精制品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的悬浮液后,与琥珀酸进行成盐反应,当反应液澄清后,加入活性碳脱色制得3-[2-(二甲氨基)乙基]-N-甲基吲哚-5-甲烷磺酰胺琥珀酸盐(I)。
所述的化合物(III)、甲醇、甲醛水溶液、碳酸铵和钯/碳的质量比为1∶5~15∶1~2∶02~0.5∶0.02~0.1,优选1∶5~15∶1~2∶0.2~0.5∶0.05。所述的甲醛水溶液为36%的甲醛水溶液。
所述的缩合反应温度0~30℃,优选10~20℃。反应时间1~2小时。
所述的催化氢化还原反应温度60~80℃,反应压力0.1~1.0MPa,优选0.3~0.6MPa;反应时间1~5小时,优选3~4小时。
所述的后处理工艺为:回收溶剂后的浓缩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2~3,用乙酸乙酯萃取副产物,再用碳酸钠的水溶液将化合物(II)游离、固化、离心制得化合物(II)粗品。
所述的重结晶是用溶剂溶解化合物(II)粗品后,经活性碳脱色制得化合物(II)精制品,溶剂为甲醇与异丙醚组成的混合溶剂,甲醇与异丙醚的质量比1∶1~3,优选1∶2,化合物(II)的粗品、混合溶剂和活性碳的质量比为1∶4~8∶0.05~0.15,优选1∶6∶0.1。
所述的成盐反应温度为10~50℃,优选20~30℃;反应时间为5~30分钟,优选15分钟。
所述的成盐反应中脱色温度为30~80℃,优选50~60℃,化合物(II)精品、琥珀酸、去离子水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38~0.42∶2~6∶0.03。
其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1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