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叶菜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7785.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瑞;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52;A23L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叶 功能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有竹叶菜功能成分的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软饮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广义而言饮料包括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而人们通常所说的饮料是指狭义的非酒精饮料即软饮料。 软饮料是指所有能提供水分和营养成分,以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非酒精饮料。
按饮料的生产原料及工艺可分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发酵饮料、矿泉水饮料、保健饮料、茶饮料等。
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统称为果蔬汁饮料,是饮料工业发展的方向,含有保健因子的饮料称为保健饮料,而保健成分直接来源于天然食物的则更为难得。
高大鹿药(Smilacina atropurpurea(Franeh.)Wang et Tang)俗称竹叶菜,又称糜子菜、九层楼、鹿药、黄招七、盘龙七、偏头七、螃蟹七、狮子七,根茎入药,系百合科(Liliaceae)鹿药属(Smilacina)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地区海拔2100-3400米高山地带。出苗至开花前采摘的地上嫩苗因其形状象小竹笋,剥开是一层层翠绿的嫩叶,故称竹叶菜。藏族、傈僳族和纳西族长期把竹叶菜当作蔬菜食用,用来炒食或煮汤,味道苦凉微甜,清香独特。据记载,竹叶菜具有消炎收敛,活血祛瘀,祛风止痛的功效。
据桂明英等人研究,竹叶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高热量成分含量非常低,是理想的保健减肥食品;另据杨顺丽、刘锡葵等人的研究,竹叶菜不仅含有多种甾体皂苷而且含有丰富的核苷类活性成分,含有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功能成分。
综上所述,竹叶菜既是我国民间药用植物同时又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蔬菜资源,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但尚未见以竹叶菜为原料来生产保健饮料的文献和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竹叶菜功能饮料,该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制成:竹叶菜酶解提取液10~30份、水70~90份、果糖3~5份、低聚异麦芽糖5~7份、甜叶菊苷或阿斯巴甜0.01~0.02份、柠檬酸0.15~0.25份、维生素C 0.1~0.2份。
该饮料是以具有保健和免疫功能的特种野生蔬菜竹叶菜为主要原料,制成浆料后,配以少量果糖、低聚异麦芽糖、柠檬酸、Vc、甜叶菊或阿斯巴甜制得竹叶菜饮料,调配好的竹叶菜功能饮料按照饮料生产的灌装杀菌方法而制得竹叶菜功能饮料。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选料和清洗:选择新鲜或冷冻储存的竹叶菜嫩苗,清洗、切碎。
(2)预煮磨浆:将水加热至沸,加入切碎的竹叶菜进行预煮,预煮杀菌1~3分钟,料与水的比例为每1份竹叶菜用2份水;预煮后用胶体磨磨成浆料(预煮用的水全部转入浆料中)。
(3)酶水解:将纤维素酶加入上述浆料中进行酶水解,酶的用量为按重量比每1份竹叶菜加入市售纤维素酶(活力10u/mg)0.0002~0.0006份,水解温度20~50℃,水解时间2~4小时,水解后过滤净化,除去粗纤维及微粒状物质,得到净化滤液,在滤液中加水补足至3份,即得3份竹叶菜酶解提取液。
(4)调配:在竹叶菜酶解提取液中加入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甜叶菊苷或阿斯巴甜、柠檬酸和维生素C(Vc),按重量份物料配比为:提取液10~30份、水70~90份、果糖3~5份、低聚异麦芽糖5~7份、甜叶菊苷(或阿斯巴甜)0.01~0.02份、柠檬酸0.15~0.25份、Vc 0.1~0.2份。
(5)灌装杀菌:灌装容器可采用玻璃瓶、聚酯或其它符合食品饮料包装用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灌装密封后经沸水杀菌10~20分钟,即得竹叶菜功能饮料。
本发明竹叶菜功能饮料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原料竹叶菜为药食同源的天然野生植物,配以少量果糖、低聚异麦芽糖、柠檬酸、Vc以及低热量甜味剂及无热量的甜叶菊苷或阿斯巴甜。竹叶菜提取物对人体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润肺,抑制癌细胞生长,减肥等功效;果糖的代谢不需胰岛素的参与,低聚异麦芽糖为低热量甜味剂,酶解工艺可显著提高竹叶菜中功效成分的释放,所得产品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