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1221.4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俞伟鹏;张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D01C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污染 生产 竹纤维 方法 | ||
1.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别,截断,剖开或展平,蒸煮,竹材定向开纤,上油养生,打包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与竹材定向开纤步骤之间还设有烘烤步骤,所述竹材定向开纤与上油养生步骤之间还设有干燥与二次开纤、分类、筛选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煮步骤具体为:将剖开或展平的竹材送到特制的高温高压蒸煮锅中,加入清水或二次软化液,并使竹材完全浸没在溶液中,加热、加压,蒸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软化液原液,继续蒸煮;
所述烘烤步骤具体为:将软化后的竹材放到干燥机上烘烤,使软化竹片表面乏白色起皱即可;
所述干燥步骤具体为:将麻状竹纤维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
所述二次开纤、分类、筛选步骤具体为:将干燥后的麻状竹纤维送到自制开纤机实现开纤分离、除杂器筛选分类得到竹丝状纤维和竹梗杂质,其中竹梗杂质用设定的输出皮带送到制指定位置,而竹丝状纤维再利用气流分离器将竹粉状物去除,最后得到粗竹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步骤的蒸煮温度控制在100~130℃,加压至2~3kg/cm2,蒸煮10分钟后,再加入软化液原液,继续蒸煮35~5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步骤的软化液原液加入比例为清水或二次软化液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液原液配方为水、亚硫酸氨、硫酸氢氨、碳酸氨、30%氨水按照质量比100∶5∶5∶5∶0.1~3的比例配制,并且软化液原液的PH值控制在PH=6.5~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步骤的烘烤温度为50~160℃,烘烤时间为5~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污染生产竹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的干燥温度为50~65℃,干燥时间为5~15分钟,麻状竹纤维含水率控制在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12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镍热电池单体电池
- 下一篇:铅粉细化和分级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