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外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2874.4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涂火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5/02 | 分类号: | C30B25/02;C30B25/14;C30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气相外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相外延装置。
背景技术
外延工艺已在半导体制作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外延生长的单晶层可在导电类型、电阻率等方面与衬底不同,还可以生长不同厚度和不同要求的多层单晶,从而大大提高器件设计的灵活性和器件的性能。现有外延层的生长有多种方法,但采用最多的是气相外延工艺。
气相外延工艺是反应物质在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外延在加热的固态基体表面,进而制得固体材料的工艺技术,其通过气相外延装置得以实现。具体地,气相外延装置通过进气口将源气体通入反应室中,并控制反应室的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使得源气体发生反应,从而完成外延工艺步骤。
参考图1,图1为现有气相外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反应腔室10,所述反应腔室10包括底板101、上盖板103和位于底板101和上盖板103之间的侧壁102;位于所述底板101上的基板104,所述基板104用于放置待处理衬底;位于侧壁102下端的进气口106,所述进气口106用于通入源气体;位于侧壁102下端相对进气口106一侧的出气口105,所述出气口105用于排出反应腔室10内的气体;还包括位于基板104下方的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给反应腔室10和待处理衬底加热。
更多关于气相外延装置请参考公开号为US2008/0072820A1的美国专利。
随着晶圆尺寸的不断增大,采用现有气相外延装置形成外延层时均匀性的控制面临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相外延装置,提高外延层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外延装置,包括:
底板、上盖板、位于底板和上盖板之间的侧壁和位于底板上的基板,所述底板、上盖板、侧壁和基板构成反应腔室,还包括:位于侧壁下端等夹角分布的至少4个的排气口,用于排出反应腔室内的气体;位于上盖板上与基板相对设置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分布有若干加热灯管。
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上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灯管间隔分布的进气口,用于向反应腔室通入源气体。
可选的,所述加热灯管在加热装置上呈若干平行的第一直线分布,每条第一直线上加热灯管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第一直线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分布在相邻两条第一直线之间,呈若干与第一直线平行的第二直线,每条第二直线上进气口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第二直线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分布在第一直线上的加热灯管之间,呈与第一直线重合的第三直线,每条第三直线上进气口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第三直线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加热灯管在加热装置上呈若干第一同心圆分布,每个第一同心圆上加热灯管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同心圆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圆的圆心为加热装置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分布在相邻两个第一同心圆之间,呈若干与第一同心圆同心的第二同心圆,每个第二同心圆上进气口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第二同心圆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分布在第一同心圆上的加热灯管之间,呈与第一同心圆重合的第三同心圆,每个第三同心圆上进气口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第三同心圆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进气口的长度大于加热灯管的长度,进气口的顶端与加热灯管顶端的距离范围为5厘米~20厘米。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加热灯管之间设置有隔离板,防止反应腔室内的源气体在反应时沾污加热灯管,所述进气口贯穿隔离板。
可选的,所述隔离板的材料为石英、碳化硅或者陶瓷。
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直径大于待处理衬底直径的圆盘体。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侧壁上等夹角分布的至少4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基板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与垂直于侧壁的法线的夹角范围为0度~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排气口在侧壁上成等夹角分布,使得各个方向排气时的气流的流速是均匀的,待处理衬底在形成外延层时受到气流变化的影响减小,提高了外延层的均匀性;
进一步,加热灯管均匀的分布在加热装置上,通过调节加热灯管,半导体腔室和基底上的待处理衬底能得到均匀的温度,有益于提高外延层的均匀性;进气口是均匀的分布在加热装置上,源气体通过进气口从待处理衬底上方供入,气流方向是垂直于待处理衬底表面,气流在待处理衬底上方获得较均匀的流速和浓度,提高了待处理衬底上形成的外延层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改性壳聚糖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
- 下一篇:一种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