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形化绝缘体上Si/CoSi2衬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4236.6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俞文杰;张波;赵清太;狄增峰;张苗;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8249 | 分类号: | H01L21/824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形 绝缘体 si cosi sub 衬底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形化绝缘体上Si/CoSi2衬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BiCMOS是继CMOS后的新一代高性能VLSI工艺。CMOS以低功耗、高密度成为80年VLSI的主流工艺。随着尺寸的逐步缩小,电路性能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当尺寸降到1um以下时,由于载流子速度饱和等原因,它的潜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把CMOS和Bipolar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其基本思想是以CMOS器件为主要单元电路,而在要求驱动大电容负载之处加入双极器件或电路,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缺点,可以使电路达到高速度、低功耗。因此BiCMOS电路既具有CMOS电路高集成度、低功耗的优点,又获得了双极电路高速、强电流驱动能力的优势。
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技术是在顶层硅和背衬底之间引入了一层埋氧化层。SOI结构可以实现MOS数字电路芯片上电路元件之间的全介质隔离;SOI加上深槽隔离,也可使双极或BiCMOS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芯片上的元件实现全介质隔离。通过在绝缘体上形成半导体薄膜,SOI材料具有了体硅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实现集成电路中元器件的介质隔离,彻底消除了体硅CMOS电路中的寄生闩锁效应;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集成电路还具有寄生电容小、集成密度高、速度快、工艺简单、短沟道效应小及特别适用于低压低功耗电路等优势,因此可以说SOI将有可能成为深亚微米的低压、低功耗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传统的SOI衬底包括背衬底,绝缘层以及绝缘层上的顶层硅,一般的SOI双极电路、BiCMOS电路的制造需要在传统SOI顶层硅中制作集电区重掺杂埋层,以降低集电极电阻与增加衬底的击穿电压,但是,这样的制作工艺步骤复杂,且占用了部分顶层硅的空间,增加了顶层硅的厚度。而且,传统的SOI BICMOS工艺一般是在传统SOI厚度相同的顶层硅上制作双极电路与CMOS电路,然而,制作双极电路特别是垂直型双极电路需要的SOI顶层硅厚度较大,这会导致SOI CMOS电路在运行过程中难以达到全耗尽,从而大大的降低了SOI CMOS电路的运行速度而影响BICMOS电路运行速度的提高。一般来说,SOI CMOS电路需要SOI顶层硅的厚度小于200nm,而由于需要同时集成双极电路的需要,其厚度需要远远的超过此厚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形化绝缘体上Si/CoSi2衬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传统SOI衬底的绝缘层和顶层硅之间插入一层金属硅化物CoSi2,以代替常规SOI双极晶体管中的集电区重掺杂埋层,从而达到减小双极电路所需顶层硅厚度、简化工艺等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形化绝缘体上Si/CoSi2衬底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第一Si衬底,在所述第一Si衬底待制备MOS器件的区域的表面形成光刻胶,然后在所述第一Si衬底及光刻胶的表面依次形成Co层与Ti层,接着采用抬离工艺去除所述光刻胶及结合于所述光刻胶上的Co层及Ti层;2)进行第一次退火以使所述第一Si衬底与所述Co层反应生成CoSi层,然后去除所述Ti层及未反应的Co层,接着进行第二次退火以使所述CoSi层转变成CoSi2层;3)在所述CoSi2层及第一Si衬底表面形成第一SiO2层,然后进行H离子注入以在所述第一Si衬底形成剥离界面;4)提供具有第二SiO2层的第二Si衬底,键合所述第二SiO2层与所述第一SiO2层,然后进行第三次退火以使所述第一Si衬底从所述剥离界面剥离,最后对剥离表面抛光以完成制备。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所述第一Si衬底进行标准的湿式化学清洗法清洗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真空环境中淀积所述Co层与Ti层,其中,淀积的Co层厚度为15~30nm,淀积的Ti层厚度为5~10nm。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次退火气氛为N2气氛,退火温度为500~600℃,退火时间为6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寿命长的公用电话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手机壳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