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4531.1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据我国古代名医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核桃仁有“补肾壮腰,益肺定喘,补益气血,养颜乌发”的功能。经现代医药科学分析,核桃仁内富含多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充足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分子较小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和提高人体中枢皮层功能、改善体内微循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软化血管、促进胎儿脑细胞发育等作用,对人体尤其是大脑很有补易。正因为此,以核桃仁为原料的多种加工小食品在市场上很受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重视。但现有的含核桃类的食品多为涂敷保护层的制品,如蜂蜜核桃仁、椒盐核桃仁等,在糖果类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以核桃仁为辅料(含量极少)的制品,如牛轧奶糖等。总的说来,目前此类食品的开发面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消费者多种口味食品核桃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感酥软、松脆、芝麻香味,富含核桃营养的酥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糖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淀粉、水和28%质量浓度的食用盐酸混合转化得到淀粉乳;
(2)在淀粉乳中加入纯碱中和再加水得到变性淀粉乳;
(3)将白砂糖,液体葡萄糖、变性淀粉乳、水、棕榈油和枣泥进行加热熬煮得到糖稀;
(4)在熬制好的糖稀中加入烘干核桃仁并进行搅拌混合;
(5).把芝麻进行筛选、清洗、晾晒至纯,放入容器内,在热源上热炒熟,然后碾压成芝麻面;
(6)将拌合后的混合糖稀倒入金属锅内,加热熬化,当其温度达150℃~170℃时,倒在凉板上迅速冷却到110℃~120℃,拨暄成糊状糖,温度降到60℃~80℃;
(7)把芝麻面装在容器内加热到35℃~40℃;
(8)把温度在60℃~80℃的糊状糖倒在芝麻面上;
(9)取出一块糊状糖,制成片状,在其上表面撒一层芝麻面后,折叠起来,再把其拉伸成片状糊状糖折叠后的上表面撒一层芝麻面,如此反复折叠,再加工成各种形状即为成品糖,其中糊状糖与芝麻面的重量比为1∶0.8~1.2。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1)中淀粉、水和食用盐酸的配制重量比为1∶1∶0.1。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3)(4)中核桃仁、白砂糖、葡萄糖、变性淀粉乳、水、棕榈油和枣泥的配制重量比为14~17∶10~12∶14~17∶8~9∶11~12∶1.5~3∶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其中又加入其它营养物质和甜味剂,根据该生产工艺加工出的产品除保持一般酥糖口感酥软、松脆的特点外,还不粘牙、易于溶化咽下、芝麻香味,还能使人摄如多种有益的成分以增进健康和防止疾病,特别适合于儿童、中小学生及老人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糖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淀粉50公斤+水50公斤混合+食用盐酸4900ml进行处理转化2~2.5小时得到淀粉乳;
(2) 淀粉乳+纯碱中和(PH值)5~5.4+水得到变性淀粉乳;
(3)水12公斤+白砂糖10公斤+葡萄糖15公斤混合加热熔化过滤+枣泥3.5公斤+变性淀粉乳8公斤加热后再+棕榈油2公斤进行加热熬煮得到糖稀;
(4) 核桃仁选后烘干(温度125~130℃),将熬制的混合糖稀熬至112~113℃(±0.5%)时,倒入烘干后的核桃仁15公斤多次搅拌;
(5).把芝麻进行筛选、清洗、晾晒至纯,放入容器内,在热源上热炒熟,然后碾压成芝麻面;
(6)将拌合后的混合糖稀倒入金属锅内,加热熬化,当其温度达150℃~170℃时,倒在凉板上迅速冷却到110℃~120℃,拨暄成糊状糖,温度降到60℃~80℃;
(7)把芝麻面装在容器内加热到35℃~40℃;
(8)把温度在60℃~80℃的糊状糖倒在芝麻面上;
(9)取出一块糊状糖,制成片状,在其上表面撒一层芝麻面后,折叠起来,再把其拉伸成片状糊状糖折叠后的上表面撒一层芝麻面,如此反复折叠,再加工成各种形状即为成品糖,其中糊状糖与芝麻面的重量比为1∶0.8~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