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642.4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徐洪刚;罗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802.11协议的基础上,专门针对车车之间及车路之间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又提出了802.11p/1609协议,该无线局域网称为路车协同通信技术网。在802.11p/1609协议中,车载单元(OBU)位于车辆上,相当于移动站,路边单元(RSU)相当于基站。
在802.11p/1609中,定义了控制信道(CCH)和服务信道(SCH)两种信道,其中SCH上传输服务数据,例如餐馆信息等,CCH上传输控制信息和安全信息,如事故信息等。
目前RSU和OBU采用同一种SCH和CCH相间传输的模式,例如图1所示的SCH和CCH相间传输的模式,当都处在SCH传输间隔或都处在CCH传输间隔时,可以进行该传输间隔内的通信。这里的通信包括RSU与OBU之间的通信,和OBU之间的通信。
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诸如卡车、货车等大型车辆,还有诸如小轿车等普通车辆,由于大型车辆可能对传输信号产生遮挡,即在大型车辆附近形成了一个信号的盲区,所以位于大型车附近的普通车辆有可能接收不到传输给自己的数据,将这种情况称为阴影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能够降低阴影问题发生的概率。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路车协同通信系统,该系统中存在能够形成信号盲区的一类车辆;该方法包括:
当前未成簇的一类车辆1将自己置为簇头、并周期广播簇头公告消息;
成为簇头的一类车辆1向发送加入请求消息的车辆返回确认,使得发送加入请求消息的车辆成为自己的簇成员;
成为簇头的一类车辆1转发接收到的数据。
可选的,一类车辆1在处于未成簇状态后的预定时间T1内未监听到其他一类车辆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时,再将自己置为簇头。
可选的,一类车辆1在处于未成簇状态后的预定时间T1内监听到一类车辆2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时,向一类车辆2发送加入请求消息,并在收到一类车辆2返回的确认后将自己置为一类车辆2的簇成员。
可选的,一类车辆1在处于未成簇状态后的预定时间T1内未监听到其他一类车辆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时,进一步先广播邀请消息,再将自己置为簇头。
可选的,一类车辆1在广播所述邀请消息后的预定时间T2内未监听到其他一类车辆广播的邀请消息时,再将自己置为簇头;
一类车辆1在广播所述邀请消息后的预定时间T2内监听到一类车辆2广播的邀请消息时,在与一类车辆2协商并确定自己作为簇头时,重新广播所述邀请消息,再将自己置为簇头。
可选的,在与一类车辆2协商并确定一类车辆2作为簇头时,一类车辆1在监听到一类车辆2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后,向一类车辆2发送加入请求消息,并在收到一类车辆2返回的确认后将自己置为一类车辆2的簇成员。
可选的,成为一类车辆2的簇成员的一类车辆1,在进一步监听到一类车辆3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且当前符合切换条件时,向一类车辆3发送加入请求消息、并在收到一类车辆3返回的确认后将自己置为一类车辆3的簇成员。
可选的,成为一类车辆3的簇成员的一类车辆1,向一类车辆2发送离开消息。
可选的,簇头公告消息中携带位置坐标;
所述切换条件包括: 及;
其中为一类车辆1的位置坐标,为一类车辆1的行驶速度, 为一类车辆3的位置坐标,为一类车辆1的传输半径,,,为一类车辆1的行驶方向矢量,为一类车辆2的位置坐标。
可选的,成为簇成员的一类车辆1监听当前簇头周期广播的簇头公告消息,并在预定时间T3内未监听到当前簇头广播的簇头公告信息时将自己置为未成簇的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成为簇成员的一类车辆1有待广播事件时,直接广播携带待广播事件的第一消息,并向当前簇头发送携带待广播事件、及当前位置和身份的第二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成为簇成员的一类车辆1,周期广播簇成员公告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环保内墙涂料
- 下一篇: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清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