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蚕体中提取纯化高纯度墨蝶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7345.3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王敬;高俊山;王文静;刘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5/04 | 分类号: | C07D475/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体中 提取 纯化 纯度 蝶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技术,具体是一种从蚕体中提取纯化高度墨蝶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墨蝶呤(sepiapterin)是一种黄色的蝶啶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1N5O3,其结构如下:
墨蝶呤虽然分布于许多生物体内,但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墨蝶呤是生成四氢生物蝶呤(BH4)的前体物质之一。BH4是催化生成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传导递质的酶类的重要辅酶。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补充BH4对BH4缺陷型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补充墨蝶呤对某些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黄体色蚕是家蚕的一种突变体,其幼虫体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过量的墨蝶呤及其脱氨产物沉积于体壁的真皮细胞层。本发明正是基于把黄体色家蚕作为纯化回收天然墨蝶呤的宝贵生物资源的研究创造而成。
目前从生物体内提取纯化墨蝶呤的方法主要有:
1. Tsusue M and Akino M. Yellow pterins in mutunt lemon of silkworm and mutant sepia of D. melanogaster. Zoological Magazine (Tokyo) 1965,74:336-341.
2. Krivi G. G and Brown G. M.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enzymes from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that catalyze the synthesis of sepiapterin from dihydroneopterin triphosphate. Biochemical Genetics, 1979, 17:371-390.
以上文献中描述的提取墨蝶呤的方法不是纯度不高,步骤难以控制,就是操作复杂,制备量小,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而均不能提取纯化出大量高纯度(99%以上)的墨蝶呤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蚕体中提取纯化高纯度墨蝶呤的方法,本方法提取的墨蝶呤纯度达到99%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蚕体中提取纯化高纯度墨蝶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解剖蚕体,尽可能剔除内脏组织,保存体壁;
(2)、称取一定量的蚕体壁,用剪刀剪成碎片,按照料液比1:(18-22)加入浓度为45-55%的乙醇,用高速组织破碎机制成匀浆,在95-105℃沸水浴中加热8-12min;
(3)、将加热后的匀浆进行离心分离,转速为15000rpm,离心温度为3-5℃, 离心时间28-32min,收集上清液;
(4)、上清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在25-30℃下减压真空浓缩滤液至原体积的1/5-1/7;
(5)、浓缩液经ECTEOLA纤维素柱吸附,先用纯水洗脱柱子,待色素完全分离开间距超过5cm后用0.01M乙酸洗脱柱子,收集含墨蝶呤色素条带的洗脱液;
(6)、将洗脱液浓缩至干后溶解于适量纯水中,得到黄色溶液;
(7)、黄色溶液经Sephadex G-25-150柱纯化,用纯水洗脱,收集色素洗脱液;
(8)、重复步骤(6);
(9)、将黄色溶液用磷酸纤维素柱进一步纯化,用纯水洗脱,收集色素洗脱液;
(10)、最后再将步骤(9)所得色素洗脱液浓缩至干,即得高纯度的墨蝶呤。
步骤(2)中加入乙醇时,蚕体壁碎片与乙醇的的料液比为1:20,所加的乙醇为50%的乙醇溶液。
步骤(3)的离心温度为4℃,步骤(4)的浓缩温度为30℃。
步骤(4)至步骤(10)的操作在室温下的暗室中进行。
本发明工艺特点说明如下:
1、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墨蝶呤,多种有机溶剂中乙醇的浸提效果最好,当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0时对墨蝶呤的提取效果最佳,这样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能最大限度的提取墨蝶呤;在沸水中煮沸10min就能将黄体色家蚕体壁中的色素较完全的抽提出来,经济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垃圾车及其液压系统
- 下一篇:离心式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