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肟酯和芳香酮光聚合引发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192.4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刚;赵新阳;宋怀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有为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572 | 分类号: | C07F9/572;C07F9/53;C07F9/6553;C07F9/6558;C07F9/6561;C07D209/88;C07D209/86;C07C323/47;C07D333/76;C07D307/91;C07D345/00;C07C251/66;C07C3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芳香 聚合 引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辐射自由基聚合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类结构通式为(I)所示的新的肟酯和芳香酮型光引发剂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兼具优异实用的溶解性能和高感光灵敏度,在含烯不饱和化合物体系光辐射自由基聚合新材料领域可以单独作为光起始剂使用,也可用做烯不饱和化合物或含烯不饱和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光聚合作用的光起始剂组分之一。
【背景技术】
含烯不饱和体系的光(紫外光或可见光或等价光源)辐射固化(UV Curing)是新材料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其突出的一个广泛应用是在TFT-LCD技术中制作彩色滤光片CF之彩色光阻R/G/B,黑色矩阵,以及其它关键器件。在此技术中涉及感光性混合物薄涂层和/或深色墨体系的高效光固化,因而要求设计新一代高效的光起始引发剂,满足要求的光起始引发剂不仅必须在长波光谱窗口(例如特别是针对所谓i线365nm和/或h线405nm和/或g线435nm波长的光源)具有高选择性感光灵敏度,而且同时必须在各类应用含烯不饱和混合物体系中拥有较高的溶解度。这在深色墨UV体系或/和高世代线TFT-LCD大屏幕液晶材料制作上是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相关专利已经披露的一些有潜力的光引发剂化合物包括酰基取代咔唑环衍生的肟酯化合物,例如CN101014569A,CN101321727A,CN1800885A,CN1928716A,CN101158812A,CN101679394A,CN101687794A,CN99108598,CN02811675,CN101525393A,CN101634807A,WO2008138733A1,WO0052530A1,WO2007071497A1,WO2009019173A1,WO2009147031A2,和WO2009147033A1。在此结构基础上,专利CN101528694A,CN101855201A,CN101528682A,WO2008078678A1,CN102086171A等在咔唑环上将酰基取代基替换为硝基时,发现感光灵敏度得到明显提高,然而这些硝基咔唑化合物在常用树脂体系中极难溶解或溶解度不足,不能与溶剂,单体,低聚物,以及各类颜料和其它添加剂兼容从而在实际应用条件下无法有效复配,因此潜在的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由于TFT-LCD及相关其它技术领域中涉及的UV光固化混合物大量使用酯类溶剂载体,特别是所谓的醚酯类溶剂如PGMEA(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或EEP(乙氧基丙烯酸乙酯),这要求光引发剂的溶解度在该类溶剂中要达到8%(重量百分比)或以上。因此,设计发现兼具优异的醚酯溶解性能以及更高或相当感光灵敏度的光引发剂仍然是本技术领域一个主要的亟待突破的挑战性难题。
【发明内容】
本项申请现已发现一类结构通式为(I)所示的新的肟酯和芳香酮型光引发剂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兼具优异实用的溶解性能和感光灵敏度,因而拥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定义下述Qa,Qb,Qc,Ya,和Yb结构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有为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有为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