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闪烁摄录装置与摄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1586.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政;陈永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4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摄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抗闪烁摄录方法,包括:
根据一摄录装置所撷取的一感测画面,估算该感测画面各行的曝光积分;
将该感测画面各行的曝光积分与各行的曝光积分基准比较,以估算该感测画面各行的曝光积分偏移,其中,各行的上述曝光积分基准是自至少一参考画面估算而得;以及
统计至少该感测画面各行的曝光积分偏移的正负变化,根据统计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光源闪烁问题,并根据判断结果设定该摄录装置的一自动曝光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闪烁摄录方法,其中上述统计与判断步骤包括:
根据一周期长度,将该感测画面的所有行分类为第一象限对应行、第二象限对应行、第三象限对应行以及第四象限对应行四组;
估算一第一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该第一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为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一象限对应行的曝光积分偏移的平均值;
估算一第二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该第二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为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二象限对应行的曝光积分偏移的平均值;
估算一第三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该第三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为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三象限对应行的曝光积分偏移的平均值;
估算一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该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为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四象限对应行的曝光积分偏移的平均值;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皆为正值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并且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皆为负值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闪烁摄录方法,其中上述统计与判断步骤更包括: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中最大者不大于一上临界值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并且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中最小者不小于一下临界值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闪烁摄录方法,其中上述统计与判断步骤更包括:
对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一象限对应行的各组连续行分别取平均值,以求得数个第一象限分区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象限分区平均值与该第一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的差值取绝对值后作加总,得一第一象限评估值;
对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二象限对应行的各组连续行分别取平均值,以求得数个第二象限分区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二象限分区平均值与该第二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的差值取绝对值后作加总,得一第二象限评估值;
对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三象限对应行的各组连续行分别取平均值,以求得数个第三象限分区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三象限分区平均值与该第三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的差值取绝对值后作加总,得一第三象限评估值;
对该感测画面的上述第四象限对应行的各组连续行分别取平均值,以求得数个第四象限分区平均值,并将所述第四象限分区平均值与该第四象限平均曝光积分偏移的差值取绝对值后作加总,得一第四象限评估值;
加总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评估值,得一总评估值;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评估值中任一者大于一象限评估值上限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
于该总评估值大于一总评估值上限时,排除考虑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并更新该周期长度以重新进行所述统计与判断步骤;并且
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象限评估值皆不大于该象限评估值上限、且该总评估值不大于该总评估值上限时,判定该感测画面存在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以设定该自动曝光模块抑制该周期长度的光源闪烁问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闪烁摄录方法,其中上述统计与判断步骤包括:
提供数个计数器,所述计数器对应画面不同行;
初始化一处理中画面为该感测画面;以及
令上述计数器于该处理中画面对应的行的曝光积分偏移为正值时增1,并于该处理中画面对应的行的曝光积分偏移为负值时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5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烷氧基-4-戊烯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表面安装压敏电阻